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夏日送清凉活动方案夏日送清凉活动方案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扎实开展,往往需要预先制定好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计划。那么优秀的方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夏日送清凉活动方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夏日送清凉活动方案1为了维护职工劳动安全卫生合法权益,进一步加强高温季节和高温作业职工劳动保护工作,充分体现工会组织对广大职工的关怀,根据《湖南省总工会办公室关于组织开展劳动保护督查和“送清凉”活动的`通知》要求,我部拟定7月1日至8月25日前请省总和市委领导挂帅,市总领导带队(相关部门配合)、到我市部分企事业单位对一线职工进行“送清凉”慰问和对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具体方案如下:一、活动时间20xx年7月1日至8月25日二、慰问对象主要在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工矿企业、建筑行业从事高温作业的一线职工。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大型建筑工地、露天作业、高温作业和密闭缺氧作业等场所的一线职工和农民工。三、具体时间与对象安排1、7月1日上午:市环卫处三中路段、电业局线路所线路维修现场;下午:市交警支队长青路段:7月2日上午洪山煤矿;下午双峰县甘棠碎石场等。7月5日上午涟钢板材厂;下午一六九公司;7月17日上午湖南创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资江煤矿;7月17日下午湘运娄底公司;四、资金安排每个慰问点安排慰问经费6000元,共6万元左右。物品由市总工会负责采购。五、组织与领导1、由省总总领导亲自督查和指导两家企业。2、请市委领导培同省总领导督查慰问两家企业。六、职责分工1、市总相关领导分组带队2、办公室、财务部、生产保护部负责前期准备工作;3、具体物品由办公室与生产部采购;4、车辆由办公室负责落实;5、组宣部负责宣传报道;6、办公室、生产部、维权部女工部等分四组赴现场实施(工作人员见分岗表)。夏日送清凉活动方案2夏日炎炎,气温日渐攀升,一期停车检修在即,为充分体现工会组织对职工的关爱之情,体恤一线职工的应尽职责,降低高温环境作业下,人身事故发生率,提高职工工作积极性,保证安全、高效、优质的完成停车检修任务,经分厂领导班子研究决定,特在检修期间开展以“战高温、斗酷暑、一线行”活动为主题的夏日送清凉活动。一、活动时间xx检修期间。二、活动范围xx分厂所有在职员工。三、活动地点xx路段。四、活动内容围绕广大职工的生活条件和饮食卫生,避免检修过程中因高温导致的中暑事件,工会将会在检修期间,在xx路上每日(除阴雨天外)九时和十五时分别准备两桶凉茶为大家解渴降温(为方便大家饮用,两桶凉茶中有一桶暂定为白开水)。五、工作人员由xx分厂工会选派人员。六、活动说明1、为节约资源,本次活动将不提供一次性杯子,如有此方面要求的请自带。2、因条件限制,每次提供量可能不足,请大家取水时根据自己所需量,尽量不要照成浪费。3、请大家安排好时间,如人员过多时请遵守秩序,每日会有工作人员为大家服务。4、活动准备的`水具请饮完归还,不允许带入工作现场,如有需要请自备。5、工会会在活动地点为大家放置医药箱,如有需要的请与工作人员联系。在活动过程中,会根据大家提出的意见调整方案,如有不足之处请互相谅解。此次活动由xx分厂工会主办,请想提出建议的员工与工会联系。夏日送清凉活动方案3为进一步宣传流浪乞讨、流动遇困的生活无着人员救助管理政策法规和工作成效,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救助工作的良好氛围,同时保障高温炎热天气下救助对象的生命、生活安全,现决定于开展“夏季送清凉”活动:一、活动安排(一)制定应急救助预案。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救助管理机构突发事件应急救助预案,做好突发事件应急救助。在发生汛情灾情等突发事件的地区,救助管理站应根据当地统一部署,及时为受灾群众提供临时避险、为交通水毁滞留人员提供临时救助服务、为因灾受损无力返乡求助人员提供返乡救助服务。(二)加强站内站外管理。各地要把民政部救助管理风险防控工作“六必须”、“六不得”的要求落到实处,加强站内安全管理、站外托养监督管理、医疗救治服务质量跟踪,做好站内照料、站外托养、医疗救治的受助人员的防暑降温工作。(三)加大主动救助力度。各地要在炎热天气下加大街面巡查力度,劝导流浪乞讨、流动遇困的生活无着人员进站避暑,对不愿进站受助的,发放必要的饮品、食品、防暑降温药品等,并做好跟踪救助服务。有条件的地方应开辟临时避暑场所,简化救助流程,提供临时救助服务。二、相关要求(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高度重视“夏季送清凉”活动,精心组织,周密实施。要督促、指导救助管理站落实24小时值班、巡查、服务接待等制度,畅通24小时求助热线,保障流浪乞讨人员和流动遇困的生活无着人员求助渠道全时段、全天候畅通。(二)强化部门联动。各地要积极协调各部门联合开展救助,充分发挥街面救助协同机制、“四级”救助服务网络、社会力量发现报告等工作机制和工作渠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