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聚租与出口企业的出口行为.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集聚租与出口企业的出口行为.doc

集聚租与出口企业的出口行为.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集聚租与出口企业的出口行为集聚租与出口企业的出口行为摘要】由于各种外部性的存在,企业可以从相互接近分布中获益。本文验证了企业在集聚地区的集聚租金,同时验证了某些特定企业可以从马歇尔外部性中可以获得更多的利益,即在集聚地区中具有更高的集聚租。由于企业的异质性,参与国际出口的企业在投入品或资本的使用以及企业行为方式上与非出口企业不同,本文则主要分析集聚经济中出口企业的行为。【关键词】集聚;企业异质性一、引言新新贸易理论是国际贸易的学术前沿,而出口与企业生产率的关系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按照该理论,企业的出口贸易行为选择是由其异质性即生产率差异决定的,在出口和只供应国内市场的两类企业中,生产率高的企业会选择出口贸易,而生产率低的企业只供应国内市场。这一结论的经验检验文献已较为丰富,但用中国企业数据进行的分析并不多见,本文选取了中国制造业969家上市公司,分9大行业验证了出口与企业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中国企业数据是符合新新贸易理论的结论的。二、文献综述企业在更加密集的环境普遍具有较高的生产力,生产率与密集度的这种正相关关系可以归结为第一性地理优势和集聚的生产率租金,而这种集聚租则可以解释为外部经济的利得。上述的文献是利用区域层面的汇总数据将集聚作为一个“黑箱子”来研究了集聚经济效应。但最近更多的微观层面数据研究表明,由于企业的异质性以及集聚的程度不同,外部经济对企业的运作和行为方式的影响是不一致的。相比之下,很多国内学者则研究了出口活动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余淼杰(2008)证明了贸易自由化显著地促进了企业生产率的提高,同时,贸易自由化对于出口企业生产率的影响要比非出口企业的影响小;钱学峰等人(2010)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考察出口与企业生产率之间的内在作用机制时发现,出口企业相对于非出口企业的生产率而言,存在着显著的出口溢价;具备较高生产率的企业会主动选择进入出口市场(自我选择效应),而进入出口市场又将进一步促进企业生产率水平的提升(出口学习效应);张杰等人(2003)在分析出口对我国制造业企业的作用效应时验证了“出口学习”效应促进了企业生产率的提高;刘修岩(2009)研究发现,在控制住其他影响因素后,一个城市的就业密度和相对专业化水平对其非农劳动生产率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当然,也有学者也进行了关于集聚经济的理论研究。刘长全(2010)研究了制造业的集聚经济特征、产业最优集聚规模及集聚水平的内生性问题,结果显示集聚经济的存在形式主要为市级范围的本地化经济,随着集聚规模的上升,集聚经济呈先升后降的“倒U型”变化,各产业存在一个集聚效应最大化的最优集聚规模,但实际集聚规模普遍远小于最优集聚规模;与最优集聚规模相对应,以指数衡量的产业集聚水平也具有内生性。三、集聚的构成集聚经济,作为企业的外部性,实质上是各个企业的独立外部性的总和,这些外部性从观测角度来说都是相等的,也就是说本文较能从理论上而非实证上来区分集聚的不同渠道。就如Rosenthal&Strange所说,“集聚经济的来源有:知识外溢,劳动市场集中,输入共享,这些几乎都以相同的方式显示出来。”在本文中,本文并不单独衡量这些渠道对集聚产生的影响,首先本文要了解生产率溢价即集聚租的来源。上面所述的集聚效应并非同等受益于所有的企业,企业的经营规模,特殊技能,产品的技术需要,垂直分工产品生产的参与度,都决定了企业对集聚经济的敏感度。在本文中主要讨论的是,出口企业是否更受益于集聚经济。在本节中,本文论述出口企业相对于非出口企业的独特之处。1.生产中具有更好的要素国际化竞争对国内企业的发展要求是相当苛刻的,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胜出,其产品质量和服务的创新是至关重要的。在密集的经济环境中,企业可以更好的将国内或国外的投入品运用到企业的生产程序中,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率,并且可以将其产品销售到国外。同时,密集的经济区或工业园区可以提供更加娴熟的劳动力和更高质量的人力资本,这些都能提高企业的生产率。2.满足规模要求一个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意味着要面临比当地或国内更大的需求,大多数出口商都将产品销售到国外而不仅仅是国内市场,这就要求企业具有较大的规模,集聚经济通过输入共享创造充足的后向联系,让其他企业意识到提供投入品是有利可图的,这也使得当地的部分生产程序的外包成为了可能。四、估算集聚租(一)数据的描述本文的实证分析使用的数据来源是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从2003―2007年(2004年除外)的企业层面面板数据,由于2004年的企业数据库数据不包含出口数据,所以本文不对该年进行分析,该面板数据包含了在2003―2007年都存在的平均每年36900个企业,涉及中国31个省及直辖市的292个市区,涵盖了两位数的工业行业分类从06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