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卷练透四川峨眉第二中学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定向测评.docx
上传人:邻家****文章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8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小卷练透四川峨眉第二中学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定向测评.docx

小卷练透四川峨眉第二中学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定向测评.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卷练透四川峨眉第二中学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定向测评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其反应原理之一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H2S是一种无毒气体B.X的化学式是Ag2SC.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没有变化D.参加反应的H2S和O2的质量比为17:82、已知2A+3B=C+3D,用足量的A和49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7gC和1gD,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16B.27C.44D.543、“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能闻到花香的原因是A.分子的质量很小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由原子构成D.分子在不断运动4、化石燃料煤是污染最大的燃料,直接燃烧会产生有毒气体和烟尘。产生的有毒气体中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A.NO2、SO2B.CO、NO2、SO2C.CO、NO2D.CO、SO25、为探究二氧化碳能否和水反应,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完成下图四个实验。实验Ⅰ、Ⅳ中小花变红,实验Ⅱ、Ⅲ中小花不变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Ⅰ、Ⅱ说明醋酸可以使小花变红B.实验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小花变红C.实验Ⅱ、Ⅲ、Ⅳ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D.上述实验说明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6、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蜡熔化B.衣服晾干C.酒精挥发D.粮食酿酒7、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事例的解释错误的是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隔绝了氧气B.将煤球制成蜂窝状有利于煤的充分燃烧—增大了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C.如图中铜片上的乒乓球碎片燃烧而纸碎片不燃烧—滤纸碎片不是可燃物D.森林灭火,在火势蔓延的前方砍出隔离带—清除可燃物8、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DDT(C14H9Cl5)至少挽救了1500万人的生命,更使成亿的人摆脱了传染病。下列关于DDT的说法正确的是A.DDT由28个原子构成B.DDT分中含14个碳元素、9个氢元素、5个氧元素C.DDT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DDT由三种元素组成9、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B.把烧黑的铜丝加热迅速伸进中,黑色固体变红色C.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由紫色逐渐变红色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10、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热水的作用只是提供热量B.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即可燃烧C.降低红磷的着火点,红磷也会燃烧D.向热水中的白磷通氧气,白磷会燃烧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下面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①图中表示原子的有______。(填序号)②图中粒子表示______种元素。③图中b粒子的化学符号为______。④图中属于不稳定结构的是______(填序号)。(2)我国科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的铟(In)等多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已成为国际标准,铟与氯气(C12)反应生成氯化铟(InCl3)的微观过程可表示为:请将B框中的信息补充完整______,你这样补充的理由是______。(3)“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化学思维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若用“”表示氢原了,用“”表示氧原了,用““表示硫原子,则硫化氢(H2S)气体和二氧化硫(SO2)气体反应过程可用上图表示,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是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2、加热时,可能导致试管、烧杯等玻璃容器破裂的原因有:(1)玻璃容器________有水,未经擦干就加热;(2)容器底部与________________接触;(3)给烧杯、烧瓶加热时,底部没有垫上________________;(4)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没有________________;(5)烧得很热的玻璃容器立即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A或B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A计分。4、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利用下图回答相关问题。请在图1画出16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化学反应中该原子比较容易得到电子变成离子,符号为______。5、请将体现下列实验操作目的的正确选项,填在对应的横线上(填序号):①便于晾干;②防止实验误差;③防止腐蚀胶帽;④便于液体受热(1)加热液体时试管向上倾斜,与桌面成45º角:________;(2)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_________;(3)取液后的胶头滴管应保持橡胶胶帽在上:___________;(4)洗净的试管倒放在试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