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专题党课讲稿范文.docx
上传人:挥剑****天涯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学习贯彻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专题党课讲稿范文.docx

学习贯彻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专题党课讲稿范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学习贯彻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专题党课讲稿范文2024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学习贯彻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专题党课讲稿范文精选的内容,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借鉴或帮助。学习贯彻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专题党课讲稿范文2024年2月3日,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2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发布,全文共六个部分,包括: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这六个部分可简单概括为“两个确保、三个提升、一个加强”,“两个确保”是目标要求,“三个提升”是途径手段,“一个加强”是根本保障。一、推广“千万工程”经验是乡村全面振兴的有效切入点“乡村全面振兴”是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关键词。2018年期间,总书记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五大振兴”,即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如何扎实推进“五大振兴”,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给出有效切入点——“千万工程”经验。“五大振兴”中,产业振兴是基础。如何振兴产业:一是提高产量,二是提高质量。经过改革开放这些年的努力,我国市场内的农产品产量逐渐趋于稳定,再没出现过短缺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再提高产量容易导致价格下降,从而影响整个产业的利益。所以,要在生产不过剩的前提下,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强调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提出“三个提升”。总书记在xx工作期间,亲自谋划推动“千万工程”,从整治农村环境入手,由点及面,扩容建设。经过20多年持续努力,“千万工程”的实施不仅深刻改变了xx农村的整体面貌,也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出了先行探索和示范引路,各地都可学可鉴。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要求“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推动自然资本大量增值”。总书记指出:“要科学把握各地差异和特点,精准施策、分类推进,不搞一刀切,不搞统一模式,注重地域特色,体现乡土风情,特别要保护好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以多样化为美,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创作的纸本水墨画,以横幅长卷的形式描绘了富春江两岸秀丽的山光水色。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以文字形式描绘了乡野间的世外桃源。要通过“千万工程”将乡村打造成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与世外桃源。(一)山东省青州市何官镇南张楼村1987年,山东省与徳国巴伐利亚州正式建立友好省州关系。1988年,德国巴伐利亚州汉斯赛德尔基金会选中南张楼村实施中德合作“土地整理和村庄革新”项目。项目实施30多年来,以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和生产条件、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为目标,走出了一条具有南张楼特色的就地城镇化路子,实现了城乡等值发展。德国专家的改造思路是,先通过农地整理改善生产条件,再通过村庄规划和乡村建设改善生活条件,并在此过程中坚持生态保护理念。德国专家在遵循乔、灌、草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基础上,因地制宜,利用当地的杂草进行规划设计,以此涵养土地,保护生态环境。(二)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郝堂村面对房屋破旧、田地荒芜、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的困境,郝堂村喊出“不挖山、不砍树、不填塘、不扒房”的口号,走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小康之路。刚开始提出在原有房屋基础上改建新民居时,村民并不买账,认为“贴瓷砖的小白楼才好看”。村民张厚建家是郝堂村第一户改造的院子。改造后,房屋外部保留豫南民居特色,内部设施现代化,门前的家庭污水池里种满了水生植物,兼顾美观、环保、实用的特点。改造后的张厚建家成了村里的“明星院”,村民纷纷效仿。破除“政府统管、大拆大建”观念,“高举生态旗,念活产业经,唱好文化戏”,昔日无人问津的小山村蝶变为闻名全国的美丽乡村,不仅村民住着舒心,还吸引了大量游客。可以说,改造后的郝堂村是现代版富春山居图的初级版。“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现代农村既要继承优良的文化和生态基因,也要进行现代化改造。我在当地调研时发现,一对原本已经搬到城镇上的年轻夫妻搬回了村里。他们说,城里的生活过于忙碌,无暇照看孩子学习,回到家乡,既有事可做,父母邻里也能帮忙照顾孩子。所以,乡村改造是第一步,很多问题随着改造的推进,自然而然就有了答案。(三)乡村改造的落脚点建设高标准农田。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因地制宜推进撂荒地利用,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对确无人耕种的支持农村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