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精选合集).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4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诗经(精选合集).docx

诗经(精选合集).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诗经(精选合集)第一篇:诗经《诗经》: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作者/出处:日期:2008-04-16点击:四、《诗经》: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早在孔子的那个时代,《诗经》就称为《诗》,共有311篇,其中有六篇有乐无词,所以也称“诗三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成为中国诗歌的现实主义源头。说到中国诗歌的源头,好像还有另一个浪漫主义源头,代表作品是《楚辞》。是的,《诗经》和《楚辞》不仅构成了中国诗歌的两大源头,而且对整个中国文学和文化的发生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诗经》的创作、注释、传承又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历史过程呢?收入《诗经》的作品都产生在周代,上起西周初期,下至春秋中叶,时间跨度长达500多年。至于每一首诗的作者是谁,多数已经不可考了,只能根据一些史料文献的记载大致了解其注释和传承的情况。周朝灭亡以后,秦始皇建立了统一的封建制国家,他为了在意识形态领域体现自己意志的权威,下令焚书坑儒,而此时的《诗经》已经形成并在民间广为流传,包括《诗经》在内的儒家经典成为重点的焚烧对象。由于《诗经》有合辙押韵的特点,深受读书人的喜爱,很多人都能把《诗经》比较完整地背诵下来,虽然书被烧了,但诗仍然保存在人的记忆当中,进行着口传心授的传承。到了汉代,儒家思想又得到统治者的重视。将孔子整理过的书称为“经”,《诗经》的名称便被正式确定了,同时有几种版本并存:鲁人申培的鲁诗,齐人辕固的齐诗,燕人韩婴的韩诗。除《韩诗外传》以外,其他都已失传,我们现在读到的《诗经》是毛亨传下来的,他为诗经作了注解,称为《毛诗故训传》,后人又称《诗经》为“毛诗”。在《长夜书香》节目中,多次提到《诗经》的六义,即风、雅、颂、赋、比、兴。能否结合具体的篇章进行讲解?《诗经》中的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的部分属于诸侯国的诗,共有十五国风,计160篇,绝大部分是民歌,反映了人民的生产、生活情景及思想情感和愿望,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根据《周礼》的记载,周代设有一种采诗官,专门收集民间流传的诗歌,来反映某一地区的民风民情。称为酉人或行人,汉代的乐府就是由采诗官发展演变而来的一种文化机构。行人采诗的地域非常广泛,包括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和湖北北部。国风中的篇章大都是由采诗官收集的。雅的部分分为大雅和小雅,共105篇,为周代贵族所作,多在宴会和宫廷中吟唱或演奏。其中有一部分与民歌接近,另外还有一些政治讽刺诗,揭露社会现实的阴暗面。颂的部分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共有40篇,是贵族用于宗庙祭祀,歌颂祖先和上天的唱词,颂的文学性较差,但有史料价值,其中有些篇章反映了古代农业生产的情况。例如:国风中的《七月》叙述了豳地的农民根据季节的变化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过程。反映了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矛盾冲突,《伐檀》、《硕鼠》也表现了相似的意境。“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伐檀》从不狩猎的人为什么家里悬挂着野牛肉干,诗中谴责了统治者的不劳而获。“乐土乐土,爰得我所”《硕鼠》,诗人幻想一块没有冲突而永久安宁的乐土。《无衣》、《击鼓》描写了战争带给人民的苦难。《君子于役》写了一位出征将士的妻子,“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她在傍晚看到牛羊归家,而惦念出征的丈夫,不禁十分惆怅。《新台》揭露了魏宣公劫夺儿媳的丑恶行为,把他比作癞蛤蟆。《相鼠》把统治者比作老鼠,痛斥他们荒淫无耻。《静女》、《出其东门》、《野有蔓草》、《将仲子》表现了当时社会的恋爱婚姻、家庭生活。“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东门外虽然有很多美丽的女人,但我爱的人只有一个,她就是我白衣红巾的妻子。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专一。《氓》、《谷风》、《白华》描写了妇女被玩弄、被抛弃、被虐待的命运,反映了女性的卑贱地位和诗人对她们的同情。古人说“诗言志”。在“国风”中保存了周代社会生活多方面的信息,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诗人面对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以诗的语言表现了自我对于社会人生的心灵体验。《国风》是《诗经》的精华,但在“雅”和“颂”这两部分当中,也有不少内容和形式都很精彩的篇章。例如:《大雅》中有两首史诗《生民》和《公刘》,叙述了周人的祖先公刘和姜嫄的事迹。周人的始祖叫姜嫄,是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制中有邰氏部落的女酋长。她因踩踏神的足迹感应而怀孕,生下了后稷,以姬为姓,以弃为名,她曾在尧的时代掌管农事,教人们耕种五谷,后人尊她为谷神。公刘是继弃之后的一代部落首领,他曾经率领全体部落成员从邰地迁至豳地,这两首史诗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三颂》中的作品主要是歌功颂德,粉饰太平,不但能配合乐器吟唱,而且还伴有舞蹈表演。如《良耜》和《》都属颂诗中的上乘之作,描写了当时的农牧业生产的一些情况。此外,《诗经》中还有一些礼俗诗,如《桃夭》,送别诗如《燕燕》,悼亡诗如《葛生》,以及世界上第一位女诗人的作品《载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