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儒道玄诗学的诗性语言观辨析的中期报告儒道玄诗学是中国传统文化力量中的重要部分,它们都把诗歌视为人类思想、美感和情绪的表达工具,将语言赋予了独特的诗性,形成了不同于日常用语的特殊语言方式。本文旨在对儒道玄诗学中的诗性语言观进行分析和辨析,以期进一步深入了解这些思想体系的本质特征。一、儒家诗学的诗性语言观儒家诗学认为,诗歌是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不同于平凡的日常语言。儒家强调诗歌的“雅正”特质,即诗歌应具有精神高贵、思想正确的特征。同时,儒家诗学也重视诗歌的语言技巧,提倡“曲尽其妙、言无不尽”的创作方式。如《礼记·乐记》中所言:“大雅穷其美,小雅穷其理,其变也无已时而不反,此六艺之经也。”在儒家诗学中,诗性语言观的核心在于“文法雅正、义体通达”。在创作中,语言应该遵循严谨的语法规则,使得文章通顺流畅,符合读者心理预期。同时,文章要体现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通过文字的力量表达出善恶美丑的评价标准。二、道家诗学的诗性语言观道家诗学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提倡自然之美的表现和感受。语言的表现形式也应该贴近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道家诗学观察到事物具有统一的规律,诗歌应该通过自然对立面的表现来反映这种规律。比如,《庄子·逍遥游》中的诗句:“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就是通过对事物暂时反常的反映,来体现事物观照的多面性和复杂性。在道家诗学中,诗性语言观的核心在于“因循自然、词简意深”。道家崇尚自然之美和顺从自然的原则,创作中的语言也应尽量避免人为的修饰,让语言自然流露,引领读者到关键词汇的深层含义中去思考。三、玄学诗学的诗性语言观玄学诗学认为,诗歌是将哲学思想和审美情感完美融合的方式。玄学诗学追求神秘、深奥的灵义,强调诗歌的“难得之趣”,想要通过语言的远隐近现、显微深浅来让读者沉醉于其间。比如,唐代诗人李白的《将进酒》一诗使用夸张意向,表达出强烈的主观情感,令人印象深刻。在玄学诗学中,诗性语言观的核心在于“化乘苒润、意境卓绝”。玄学诗学鼓励创作者借助象征意义和想象力,来创造意境感受和氛围。诗歌语言也应富于含蓄、留白的美感,尽量避免对存在的事物过度阐释或解释。总之,儒道玄三家诗学各有不同的观点,但都强调了诗歌语言的独特性和高雅性。在其各自的语言观中,共同的是“言极意深”“趣难得”。能够在语言中达到言深意隽的境界,才算是真正的儒家、道家或玄学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