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的认定的综述报告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是指对计算机软件作品依法享有的著作权,是法律保护计算机软件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实际运作中,软件侵权情形时有发生,需要进行认定。本文将从侵权概念、认定条件、认定标准、认定实践等方面对该问题进行综述,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帮助。一、侵权概念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是指未经著作权人授权,他人实施了对计算机软件依法享有的独占权的行为,如复制、发行、展示、演出等。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软件抄袭、软件盗版、反向工程等。二、认定条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的认定需要符合以下条件:1.第一要件是侵权行为需要涉及著作权法规定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内容。2.第二要件是侵权行为需为未经许可的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人拥有的权利进行了违法使用的行为。3.第三要件是需要有实际损失或利益被侵害的情形,例如著作权人权益受损害等。三、认定标准在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认定中,主要采用的是法定意义上计算机程序的保护标准。根据《著作权法》第十二条、第十三条规定,计算机程序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著作权保护。1.算法表述的原创性即计算机程序代码的创造性及表达形式是否具备著作权保护要件。如果计算机程序具备创造性,并以某种技巧表现出来,则其可以获得著作权保护。2.程序的实际功能如果实现同样的功能却有不同的程序设计,那么计算机程序成为具有实用性的对象。这时不再依照算法表述的原创程度来进行保护,而是根据程序的实用性设计来确认保护范围。四、认定实践以《国家版权局办公室关于认定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行为的若干规定》中为例,认定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行为可分四个阶段:1.查明事实按照查明侵权事实,必须进行实地核查和现场勘验,如需拍照、录像、拟作赃案笔录、询问相关人员等。2.认定侵权内容针对侵权的实际行为,确定是否涉及到著作权人享有的权利。此时,著作权人应提供有关证据支持认定。3.划定侵权范围通过了解侵权行为涉及范围,从中确定侵权数量,是否达到侵权行为标准,是否构成连续侵权。4.确认侵权后果评估侵权行为给受侵害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造成的实际损失(如停止使用许可证、间接损失、名誉权、精神损失等),并根据民事赔偿规则确定赔偿。五、结论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行为的认定涉及复杂的法律问题和技术难题,也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综合各种方面的因素进行考虑。因此,在侵权认定中,需要充分考虑具体的案例情况,综合分析各种信息,并遵循相关的法律和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