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 WORD版含解斩.doc
上传人:运升****魔王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0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吉林省吉林市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 WORD版含解斩.doc

吉林省吉林市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WORD版含解斩.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Ⅰ卷说明:1.本试卷分第I试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基础知识(共8题,每题3分,共24分)1.下列各组加点的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驽(nú)马鞭笞(chī)藩(pān)篱度长絜(xié)大B.跬(guǐ)步舟楫(jí)饿莩(piǎo)良将劲弩(nú)C.逡(qūn)巡万乘(shèng)庠(xiáng)序贻(yí)笑大方D.句读(dóu)谪(dí)戍经传(zhuàn)蛇鳝之穴(xué)【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字音。应结合词语的意思、用法来辨析。要注意多音字的读音。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各组加点的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A项,藩(pān)篱——fān,藩篱的意思是用竹木编成的篱笆或栅栏,引申为边界、屏障,也比喻界域、境界,或用来指某一范畴。B项,跬(guǐ)步——kuǐ,“跬步”,半步,古代称人行走,举足一次为“跬”,举足两次为“步”,故半步称“跬”;良将劲弩(nú)——nǔ,“弩”,一种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泛指弓。D项,谪(dí)戍——zhé,封建时代将有罪的人派到远方防守叫谪戍。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姣花照水悚然潦倒地崩山催群山万壑B.扪参历井峥嵘谪居敛声摈气纨袴膏梁C.青冢黄昏咨嗟惘然鸡豚狗彘眉间若蹙D.腮凝新荔崔嵬惫懒司马青杉间或一伦【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字形。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应根据词语的意思来辨析字形。A项,地崩山催——地崩山摧,土地崩裂,山岭倒塌。多形容巨大变故。“催”,使赶快行动,使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加快;“摧”,折断,伤害,毁坏。B项,敛声摈气——敛声屏气,抑制语声和呼吸,形容畏惧、小心的样子。屏,抑止;摈,排除,抛弃。纨袴膏梁——纨袴膏粱,比喻富贵人家的子弟。膏粱:肥肉和细粮。D项,司马青杉——司马青衫,“衫”为衣服。间或一伦——间或一轮,“轮”,转动。3.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A.低眉信手续续弹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B.弃甲曳兵而走斩木为兵,揭竿为旗C.感君区区怀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这是考查文言实词中的一词多义现象。B项,两个“兵”意思都为“武器”“兵器”。A项,第一个“信”,随意,随手;第二个“信”,忠诚。C项,第一个“区区”,诚情挚意,形容情谊深厚;第二个“区区”,形容数量少或不重要。D项,第一个“所以”,用来……的;第二个“所以”,……的原因。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吾师道也②外连衡而斗诸侯③且夫天下非小弱也④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⑤使人听此凋朱颜⑥谨庠序之教⑦囊括四海⑧假舆马者,非能水也,⑨而耻学于师⑩天下云集响应A.①④/②⑤/③⑨/⑥⑦/⑧⑩B.①⑧/②⑤/③⑥/④⑨/⑦⑩C.①④/②⑨/③⑤/⑥⑧/⑦⑩D.①⑧/②⑥/③⑦/④⑨/⑤⑩【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活用现象。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首先应辨别词语的词性,然后依据其在句中的位置、前后词语的词性来辨析其用法。①⑧都是名词做动词,“师”,学习;“水”,游泳。②⑤都属于使动,“斗”,使……斗;“凋”,使……变色。③⑥属于形容词做动词,“小弱”,缩小、削弱;“谨”,认真从事。④⑨都属于意动,“师”,以……为师;“耻”,以……为耻辱。⑦⑩都属于名词做状语,“囊”,用囊;“云”“响”,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5.下列句子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转徙于江湖间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③不拘于时④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⑤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⑥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⑦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⑧为天下笑者,何也A.①⑦/②④/③⑥/⑤⑧B.①③/②⑤/④⑧/⑥⑦C.①③/②⑤/④⑦/⑥⑧D.①⑦/②⑤/③⑧/④⑥【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式。文言句式包括特殊句式、固定句式、一般句式。本题主要考查特殊句式。特殊句式包括:倒装句、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又包括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①⑦属于介词结构后置,即状语后置,“于”为标志。②⑤是宾语前置,“未之有也”属于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前置,一般的结构模式为“否定词+代词+动词”;“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之”为提宾标志。③⑧为被动句,“于”和“为”是标志。④⑥是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符合结构“中心词+之+形容词”,“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符合结构“中心词+动词+者”。6.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