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旺达研究报告-消费pack龙头动储电池新星.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1.7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欣旺达研究报告-消费pack龙头动储电池新星.pdf

欣旺达研究报告-消费pack龙头动储电池新星.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欣旺达研究报告-消费pack龙头动储电池新星欣旺达研究报告-消费pack龙头动储电池新星1、公司概况:从消费模组龙头到动力电池新势力以消费pack起家,业务布局不断完善。公司成立于1998年,以消费电池的pack业务起家,逐渐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消费模组厂商,积累了电池模组相关技术的同时也成为公司稳定的现金流来源。2008年公司借助在消费电池模组的技术,率先开始动力电池pack产品相关的研发。2014年公司收购东莞锂威,完成向更为核心的上游电芯环节的延伸。2015年起公司开始正式布局动力电池电芯产线,并于2018年正式投产,2021年获得吉利、广汽、东风等大型车企的定点,成为动力电池赛道的新势力,形成了完整的锂电池产业链布局。公司主营消费及动力电池产品,还拥有智能硬件、精密结构件等消费电池相关业务作为现金流支撑。其中公司的消费锂电池应用领域涵盖手机、笔电、平板、电动工具等,现已成为国内锂能源领域设计能力最强、配套能力最完善、产品系列最多的锂离子电池模组制造商之一,还以向客户提供消费类锂电池为契机,为满足客户的一站式采购需求,扩宽了智能硬件、精密结构件等业务。公司的的动力电池涵盖三元及磷酸铁锂系列,聚焦方形铝壳电芯,覆盖了BEV、HEV、48V等应用市场。王明旺、王威两兄弟为公司实控人,子公司业务布局完整。王明旺、王威系兄弟关系,2022年半年报合计持股28.76%,为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公司股权结构稳定。公司主要参股控股公司中,其中欣旺达电子等4家公司主营电池模组相关产品,惠州锂威主营锂电池电芯,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等3家公司主营动力电池相关业务,综合能源主营储能电池及设备相关业务,业务布局完整。公司管理层深耕锂电池业务,财务及管理背景居多。公司董事长王威自1997年创建欣旺达以来一直在公司深耕锂电池业务,先后担任公司营销总监、副总经理、总经理、董事长等职位。公司副总经理梁锐在天津力神工作17年,先后担任董秘、总经理助理、执行副总裁等职位,拥有丰富的动力电池从业经验,同时公司管理层均具有管理学背景,学历较高。动力电池业务驱动公司2021年业绩增速反弹。2017年到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从140.45亿元增加至296.92亿元,CAGR28.34%,归母净利润从5.44亿元增长至8.02亿元,CAGR13.81%。公司凭借在消费锂电池pack及电芯领域的产品竞争力,抓住了行业软包替代的市场机会,市占率逐步提升,营收利润持续增厚。2021年公司动力电池业务产品成熟度和稳定性进一步得到市场批量应用验证,动力电池业务实现收入29.33亿元,同比584.67%。动力电池高增驱动公司2021年业绩增速进一步增长,公司2021年营收373.59亿元,同比25.82%,归母净利润9.16亿元,同比14.18%。2022H1营收增速进一步提升,但是利润同比下滑。2022H1公司实现营收106.21亿元,同比增长35.11%,相比2021年的增速25.82%进一步提升,反映了行业保持高景气度。但是归母净利润为3.72亿元,同比下降39.72%。我们认为有两方面原因。(1)传统消费电子行业需求呈现下滑趋势。受制于消费电子产品行业需求下滑,行业供需平衡移动导致公司2022H1笔电和手机锂电产品出货价格承压。笔电:根据IDC数据,2022Q2全球PC出货量8050万台,同比-5.1%,2022Q2全球PC出货量7130万台,同比-15.3%。手机:根据IDC数据,2022Q1国内智能手机出货7500万台,同比-13.7%,2022Q2国内智能手机出货6720万台,同比-14.7%。(2)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利润端承压。受到锂电池原材料大幅涨价影响,公司成本端价格上涨。而动力电池业务顺价机制不顺畅,消费电池价格受到与客户谈价周期等限制,成本上涨的压力没有得到释放,导致利润端承压。手机电池业务占比下降,智能硬件、动力电池业务为增长动力续能。2010年以来公司抓住智能手机高速成长红利,手机锂电池业务实现快速扩张,至2017年提升至104亿元,占比74%,成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2017年以来由于手机行业景气度下降,公司凭借多年的智能终端产品经验,以向客户提供消费类锂电池为契机,为其组装生产智能手表、耳机等产品,带来智能硬件产品的新增量,2017-2020年智能硬件产品的营收占比不断提升。进入2021年公司动力电池业务开始发力,占比从2020年的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