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网络公开课的发展历程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docx
上传人:新月****姐a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简谈网络公开课的发展历程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docx

简谈网络公开课的发展历程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简谈网络公开课的发展历程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简谈网络公开课的发展历程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使人们跨国使用教学资源成为一种可能。2010年春季,哈佛大学首开世界网络公开课,推出“幸福”、“公平与正义”、“死亡”等专业课程,此后耶鲁大学、牛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50余所世界一流大学也开始推行网络公开课,并且在学校网站上提供免费下载的公共开放课程。课余时间上网学习世界名校的公开课已经成为当前世界各国大学生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越来越流行的世界名校网络公开课对我国高等教育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它不仅会影响教学理念、教育模式和教学内容,也会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一、概念界定1.公开课公开课就是对他人公开的课。追本溯源,公开课的祖宗叫观摩课。《礼记·学记》中说:“相观而善之谓摩。”公开课以研讨为目的。“彼此参观,相互学习”是公开课的宗旨。公开课泛指开放课堂,同事、同行、家长、领导或专家等进入课堂听课;特指有组织的、有一定规模的、有特别准备的课堂,它主要包括示范型公开课、研究型公开课、竞赛型公开课三种类型等。欧美国家对于公开课的理解与我国稍有不同,这类国家教育界关于公开课的主要观点是:站在授课教师和学生的立场上,把公开课的重点定位在“课”上,强调“公开”只是与平时的校内课程开展形式上不同而已。综合这两方面,公开课可定义为:对包括同行教师和所有学生及其以外的所有社会人士开放的课程。以人为本、大众化、公开化是公开课的基本特征。2.网络公开课近几年来虽然网络公开课发展迅猛,但在学术界还没有明确的定义。顾名思义,网络公开课是以网络为主要媒介进行传播和共享的公开课,以使更多的人能够通过网络平台共享全球优质的公开教育课程。“因此,对网络公开课的管理改变了传统的面对面直接管理方式,而是通过计算机和网络的操作来实现管理”,这是网络公开课与传统授课模式本质的区别。本文所探究的网络公开课主要是指由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大学等世界一流名校推出的以教育资源共享为主要目的、在网络上公开宣传的优质大学课程。在遵守知识共享许可协议的前提下,通过网络向社会免费开放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总和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其中至少包括课程大纲、课程日历、讲授笔记等类似内容的一整套完整课堂教学中使用的课程资源。本文中主要是指以网络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公开课程。二、国内外网络公开课的发展与研究网络公开课在教育领域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它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1.国外发展情况200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发起开放课程运动(OpenCourseware,即OCW),向社会公布其从本科生到研究生教育的全部课程(约1800门),供全世界免费使用。此举在全世界引起巨大反响。日本、法国、英国等各国高校、国际教育组织纷纷效仿,以各种形式在教育资源开放与共享方面展开实践探索。2005年春,由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代表的、致力于以开放课程形式实现教育资源开放共享的大学、国际研究机构和基金会组成开放教育资源共享联盟。截至2007年10月,该组织已有约100多个成员,在教育资源共享方面进行合作。关于课程的开放与共享运动推进实践模式,目前业界人士认为主要有三种形式:独立开发实施自己的开放课程;成立开放课程协作体或联盟,共建共享开放课程;翻译已发布的开放课程资源,并进行教学应用。随着合作的扩大与深入,一流高校纷纷开放本校公开课程,并在2010年出现了网络公开课程涌现的巅峰。2.国内发展情况2003年我国教育部也启动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其中的“精品课程建设工程”计划在2003-2007年建设15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利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将精品课程上网并免费向社会开放,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目前已评审出1139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就目前来看,精品课程评选仍然是我国公开课的主要来源途径之一。精品课程评出了众多优质的教师及课程,对于我国教育发展和资源共享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精品课程的评选也有很多局限,如其耗资巨大但效益低下,课程内容形式单一,缺乏学生参与和关注,与教育本质背道而驰,加之宣传力度不够、资源共享率低,使得大学生对于精品课程了解不深、兴趣不高。值得深思的`是,国外一流大学的网络公开课能在瞬间风靡中国大地。大学生对“幸福课”、“公平”、“死亡”等知名课程耳熟能详。由之而带来的压力让很多中国教育界人士反思:这是否将带来中国高等教育的一场改革? 3.国内外研究情况由于网络公开课的发展成熟度不同,国内外所研究的领域和重点差异很大。在国外,尤其是美国,网络公开课的发展呈现一个趋势,即在公开教育资源(OER)的框架下各名校分别开发本校的公开课程并联合起来管理、控制、共享教育资源。学术研究成果比较丰富,其主要的研究重点在于软件研发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