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是笛****加盟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部编《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docx

部编《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部编《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部编《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部编《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部编《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1、会认本课生字,会读本课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说明文用词准确的语言特点。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培养探索科学的兴趣。重难点:通过朗读体会课文用词准确生动的特点。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喜欢恐龙吗?虽然恐龙已经灭绝了,但它留下很多谜等着我们解开。这节课中古时期的恐龙来到我们的教室,你们高兴吗?请你们大声喊出他们的名字。(课件播放幻灯片)2、恐龙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映像?3、出示课题,板书课题。引导学生质疑。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同学们读课文后,对解开自己的疑惑一定会有帮助。(课件出示自读提示)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检查预习情况:(课件出示生字词)出示拼音拼读生字,去拼音读词,开火车读词。挑出课文中的生字,指名读。同位说说自己的识字方法。3、指导写字——鸽,盈请同学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和同桌说说怎样才能把这个字写好。指名说。师范写,学生学写。生生评价写字效果。4、再读课文,相信你会把课文读得更加流利。注意读好关于描写恐龙和鸟类的词语。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1、课件出示:五彩斑斓2、是的,鸟类和恐龙二者似乎毫不相干,但是科学家却发现了他们二者有关系。在课文的第一段科学家得出了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结论。请你快速读课文第一段,用笔画出这个结论。3、指名读。(课件出示)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飞翔的鸟儿。4、说说你读懂了什么。5、出示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飞翔的鸟儿。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经过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飞翔的鸟儿。通过对比读你认为哪一件话更好?说出理由。教师总结:本篇课文是科学说明文,字里行间体现出了科学家严谨的`科学态度,用词准确是这篇课文的特点之一。同学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细细体会。四、学习课文第二段。1、科学家得出结论就,一定会有充分的证据。那么他们掌握的证据是什么呢?2、对!就是化石。课文第二段向我们展示了科学家的论据。请结合导学案的课内探究第一题自主完成第二段的学习。(课件出示课内探究第一题)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找出科学家提出了什么假说?用——划出来。课文哪些句子写出“鸟儿是由恐龙演化而来的事实”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3、自主学习。4、在小组内讨论,教师指导。5、汇报,科学家提出的假说。板书:提出假说。并相机理解什么是假说。6、汇报,事实依据。板书:寻找证据。理解欣喜若狂。指导读好科学家的兴奋之情。7、师提出一个世纪是100年,从19世纪到20世纪末,将近200年的时间,科学家们代又一代为找到化石而努力。他们曾经为了科学研究工作爬上深山,却没能寻得化石,如今却在我国辽西找到了。他们曾经为了科学研究工作潜入海底,却没能寻得化石,如今却在我国辽西找到了。他们曾经为了科学研究工作走过沙漠,却没能寻得化石,如今却在我国辽西找到了。辽西的发现多么重要,课文中的哪个词语,体现了它的重要性?理解“点睛之笔”。师解释,画卷就是科学家工作的历程。8、我们知道了结论,可是探究结论的过程是多么艰辛,我们齐读1、2自然段,体会这一历程吧。9、板书:得出结论。五、总结:科学家经过研究提出假说,为了证实假说,科学家们历经千辛万苦寻找证据。最后得出结论。那么科学家又是怎样推演了恐龙的一支变成鸟儿的历程呢,我们下节课学习。六、布置作业在作业本上工整书写汉字。找出课文中你认为用词准确的句子读一读。部编《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2【课前解析】关注语文要素: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在前一课《琥珀》“提出不懂的问题”基础上,本课要求“写下不懂的问题”,继续引导学生记录和梳理问题。关注体裁特征:所谓科普说明文,就是以介绍科学知识为目的的说明性文章。语言特点是逻辑清晰,准确严密,形象生动,常常综合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本文在逻辑讲述上,最典型、最鲜明的是采用了“先总体概括,再具体分说”的“总分”结构。如第四自然段,围绕“形态各异”介绍恐龙的庞大家族从体态、体表、习性等方面,讲猎食性恐龙身体发生变化。语言表达准确、严谨是本文的又一特征,作者多处使用了表程度、表估计、表范围的副词,例如“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中的“一支”和“漫长”,“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中的“一些”,“科学家们希望能够全面揭示这一历史进程”中的“全面”等,要适时引导学生对比辨析。文本涉及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20世纪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