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秋节活动策划方案范文大全6篇一、目标:1、为了迎接20__年中秋节的到来,丰富小区业主的业余生活,为大家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能够充分放松,享受节日的快乐。2、矢志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形成健康和谐的'社区风尚,既要管物,更要管人。3、寓教于示地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培养住户的自律,发挥群体效能,共同创造亲切和睦的空间。4、循序渐进地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充分发挥社区文化的导向功能、约束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和辐射功能。有利地促进管理处较好的管理与服务,塑造小区品牌形象,加深物业公司与业主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二、具体活动方案如下:(一)、夹弹子:1、在30秒钟的时间内用游戏指定的筷子从杯中夹出弹子放进酒瓶内,数量越多越好。2、在夹弹子过程中不得用另一只手辅助或用其他外力及物品进行辅助,否则成绩无效;若在夹出弹子以后弹子掉在地上了,此次成绩无效,选手可以继续夹下一颗弹子。3、分值:在规定时间(30秒)内夹出15颗以上弹子的为获胜者,将得礼品一份。(二)、扔飞镖1、在1分钟的时间内,站在3米线外用飞镖向镖靶准心投郑,环数越高越好。2、选手在投郑飞镖时脱靶或未按规定的距离、时间进行投郑的,此次成绩无效。3、分值:在规定距离、时间内得到35环以上者获胜,得礼品一份。(三)、猜灯谜将猜中的灯谜撕下,根据灯谜编号到领奖处进行核实灯谜答案,答案正确后领取相应的礼品。(四)、飞镖射气球:1、本活动共分为男子组、女子组、少儿组三组进行。2、男子组选手距离泡沫板3米,女子组选手距离泡沫板2、5米,少儿组选手距离泡沫板2米。3、每人可以掷飞镖5次,飞镖击破气球后根据气球里的纸条内容回答一个脑筋急转弯问题,答对者获礼品一份。(五)、套圈:1、物品摆放在圈定地面上。2、距离最近物品2米远(小孩1米远)抛圈。每人限抛3次。三、以上活动的比赛成绩必须由此次活动的裁判进行签定,否则无效,每户家庭最多可派出2名代表参加2个不同的活动,并凭管理处统一发放的"中秋成绩卡"参加,根据签定的成绩至物业客服台前领取奖品。中秋节活动策划方案篇2一、活动目的大家都知道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我们要通过中秋节来更加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中秋节也不失为一个与家人团聚在一起的好机会,可以与家人增进感情。教师要围绕“独具匠心的中秋节”为主题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引导学生走进书店、走进计算机室、走进老师的办公室、走进社区……广泛地开展阅读交流、调查分析、实践体验等综合实践活动,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把各自的思维引向深处,从而进入研究者的境界。二、活动日期中秋节,也就是夏历八五月十五。三、活动地点教室四、活动内容活动一、中秋节的风俗和来历1、知道中秋节的日期,了解中秋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初步的兴趣,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活动二、月饼1、感受月饼的香甜。2、体验劳动和分享的乐趣。活动三、网上阅读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可以组织学生上网浏览,查阅有关中秋节的故事和诗歌,并将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记录下来。活动四、协作交流为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相互协作,根据自己的爱好,组成相应的小组,来交流自己的发现和收获,一同来体验共同的快乐。五、应用与深化通过调查研究,学生了解了有关中秋节的一些知识,让学生设计自己怎样度过今年的中秋节,并通过语言或其他方式表现出来。通过对有关中秋节诗歌的搜集,鼓励学生培养善于搜集整理的能力与习惯。六、反思与拓展通过师生讨论交流、学生作品的展示与评比,指导学生总结研究成果,最后举行“我的中秋节最快乐”主题展示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与价值,同时,教师适当引导与鼓励学生进行其他研究活动的兴趣。期待每个学生的参与,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美好。中秋节活动策划方案篇3一、活动背景:1、节日由来: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东亚诸国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南亚和东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生活在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该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秋节是中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但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2、活动回顾:上一届“唐韵中秋”活动的基本回顾、图片等。3、针对人群:金字塔原理对于现在上海市的市民来说,了解并且对那些中国传统习俗有研究的人属于一小部分,这部分的人群市场比例很小,对于这些东西的风俗习惯了如指掌;其次是中间人群,这部分人比学者的数量多,但是和本地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