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核心素养测试卷(含答案)-人教版.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核心素养测试卷(含答案)-人教版.pdf

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核心素养测试卷(含答案)-人教版.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期末核心素养测试卷(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其中卷面书写3分)模块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总分分数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一、听短文,回答问题。(5分)(一)填空。(3分)史铁生那些在病痛中写下的文字,看不出怨怒和愤懑,却带着对命运的,传递着宽广深厚的情怀,给我们真实的和。(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2分)1.史铁生在1981年发表第一篇小说。()2.史铁生那些在轮椅上完成的文字能给人激励,引人思考,但毫不晦涩,说的都是我们每个人必将面对的问题。()二、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4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为了duǒbì()敌人的sōuchá(),我方一名情报员躲在一处pìjnìɡ()的角落里,但是不幸被叛徒chǒujinà()并告密。三、下列词组中搭配不当的一项是()(2分)A.沉重的打击沉痛的教训沉重的负担B.剧烈的运动激烈的掌声猛烈的风暴C.苍茫的夜色苍茫的大地苍茫的天空四、下列句子词序变化后差别最大的一项是()(2分)A.他家来客了。他家客来了。B.他都问过谁?他谁都问过。C.也只有他这样怕冷。这样怕冷也只有他。D.有你们要看的书。你们要看的书有。五、判断下列说法,对的画“√”,错的画“×”。(5分)1.“鼎”字第七画的笔画名称是“横”。()2.“滥竽充数”“阴谋诡计”“贼眉鼠眼”“拾金不昧”这些词语的感情色彩是一致的。()3.一个好的结尾,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令人回味无穷。()4.“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中的“去”的意思是“距离”。()5.“插柳之恩,我怎能忘?”改为“插柳之恩,我不能不忘记。”后意思没变。()六、按要求,写句子。(4分)1.我们必须认真克服并随时发现工作中的缺点。(修改病句)2.妈妈微笑着对我说:“今晚我和你爸爸都要加班,你自己做饭吃吧。”(改为转述句)七、根据积累完成填空。(4分)1.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长歌行》中的诗句劝劝他:“,”。2.现在人们常用《十五夜望月》中的名句“,”来表达望月怀远的情思。八、根据下面的情境,回答问题。(4分)每次交作业的时候,小军不是说作业落在家里,就是说上学时落在爸爸的车上了。后来老师和他父母通过电话沟通,才知道小军在家根本没写作业,他对父母说作业在学校全做完了。假如你是班长,你该怎样劝劝小军?第二部分阅读知识积累与运用(27分)九、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2分)壶里的水开了,壶盖噗噗地往上跳。那么多人看过这种现象,最多只是把壶从炉子上提下来。只有瓦特很好奇,他非要弄明白壶盖为什么能被水蒸气顶起来,于是后来有了现代意义上的蒸汽机。树上的苹果熟了,啪啪地往下掉,那么多人被砸到后,最多只是把苹果捡起来吃了。只有牛顿很好奇,他深入分析苹果成熟便坠落的原因,于是便有了万有引力定律。说好奇心是世界上一切发明创造的源泉,恐怕一点儿也不为过。没有好奇心的人,觉得一切都是司空见惯的,他们的口头禅是“什么都是浮云”。好似看破红尘的过客,又如心如止水的高僧,其实无非是为了掩饰自己那颗麻木不仁的灵魂。他们的眼睛虽然睁着,其实却视而不见;他们的耳朵虽然也没堵着,其实却充耳不闻。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在他们眼中只是浮光掠影,他们就像浮萍,永远无法洞悉海底深处的奥秘。肤浅的认知也注定了他们庸庸碌碌的一生。有好奇心的人,凡事总爱问个为什么,总想探个究竟。他们从来不满足于事物的表象,仿佛具有二郎神的第三只眼,总想看出事物背后所隐藏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往往给人们带来一个旖旎的新世界。花开花谢,草长莺飞,在常人看来不过是一些自然现象,竺可桢先生却告诉我们,这些都是“大自然的语言”,里面深藏着复杂的物候学知识。稻田里长了一棵“毛毛草”,别人看到了,可能顺手就拔下来扔到一边,袁隆平却受到启发,培养出耐旱的杂交水稻。古往今来所有的创造发明,几乎都源于创造者有一颗好奇心。好奇,是生命焕发光彩的字眼;好奇,是人类发展提升的源泉!如果你不想你的人生庸庸碌碌,那么请保持一颗好奇心吧,它能让你的灵魂插上翅膀;如果你不想你的事业徘徊不前,那么请保持一颗好奇心吧,它能为你的航船扬起风帆!(有删改)1.给选文拟个恰当的题目:《》。(2分)2.本文的主要观点是。(2分)3.为了阐述观点,文章用了四个典型事例,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4分)4.对第2自然段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看破红尘的过客”指的是不能观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