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7集7.1四合院夜徐大婶刚睡下,就听见院子上空有人在问话:“这是永贵家吗?”徐大婶走到门口一看,两个身穿月蓝布对襟长衫的中年女人,抬着一顶轿子从天井上落了下来。径直向永发家走去。“你们咋就……”徐大婶觉得这些人可怪,放着路不走,偏要从房上下来,心里老大的不舒服。来人没有理睬,将轿子停在了永发家的门口,一闪身不见了。徐大婶抬腿想去干涉,一下子绊到了门槛上,摔了出去……——原来是南柯一梦。就在这时,徐大妈听到了永发妈的哭声。7.2刘村周明仙家自从小儿子永贵死了之后,周明玉悲伤了好久,心口上老是像压了块石头,时时感到喘不过气来。为了怕妻子别生出什么病症,李霖生将他们母子几个送到了刘村周明玉的姐姐家里。周明仙是远近闻名的活神仙,平日里,佛堂前香客不断,进项颇为丰盈。久没见妹妹了,周明玉的到来,着实让她喜欢的不得了。次日,周明仙大设神坛,请下了南极大仙。据大仙说,永贵是峨嵋山上的童子,已经被收回去了。送走仙翁之后周明仙打了几个大大的喷嚏,揉了揉鼻子,睁开了眼睛。“听到没有?你们的永贵本不是凡人。再不要想他了,那是冤孽。”“话是那样说,到底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听听,都是啥话。”周明仙走下了神坛,“人分九等,等等不同,有来给你报恩的,有来跟你索仇的,就看你上辈子是争他的,还是他争你的。报恩的,一生孝敬,勤瑾守家,多一分钱都不花。索仇的就完全不一样了,再大的家业,非在他的手上弄净了不可。有个故事不知道你们听说过没有。”“啥故事?”“想听?”“反正也没事情。”“那好。想听我就给你说活。”周明仙拉了个草墩(稻草编的圆形无腿凳子),盘腿坐了上去,“说是有个王员外家家道丰厚,广有田地,方圆几十里都大有名气。家里鸡鸭成群,牛羊满圈,躺着吃,几辈子都吃不完。可有一件事很不称心——没有后人。“看看年纪老了,两口子着急起来,求神拜佛,斋僧济贫,终于老婆子身怀有甲。十个月后,瓜熟蒂落,生下一个儿子,老两口高兴的不得了。可以说噙在口里怕化了,捧在手上怕吓了,仙气的扎实。”周明仙的两个儿子也站到了门口,笑嘻嘻的看着他们的妈。周明仙没有理睬,继续说了下去:“说来也怪,少爷自从知道吃喝以后,不论再好的东西吃不多久就不吃了。没法子,老来得子,本是掌上明珠,只好变着法的弄那些稀奇的东西。慢慢的,少爷长大了,专一学会了吃喝嫖赌。不几日,偌大个家业便糟踏了个馨尽,这时,少爷也得上了恶疾。临了临了,就是闭不上眼睛。老员外站在床前问道,儿子还有什么心愿未了。儿子说,他想吃家里那匹唯一留下的枣红马的心。老员外尽管心痛,还是找人给杀了。“说来也怪,枣红马刚一闭气,少爷便一命归西了。”“姐姐,那后来咋样了?”周明玉迫不及待的问道。姐姐周明仙看了一眼妹妹,又看了一眼妹夫,继续说了起来:“后来呀,有一天来了个大和尚,站在老员外的庄子门前久久不肯离开。老员外出来了,对大和尚说道,你要早来些日子,我还能给你些斋饭,现在,我连自己的下一顿都不知道在哪里。大和尚说,出家人非为吃斋,实是想点化于你。老员外问,如何点化法。大和尚问,你现在是不是还在想着少爷。老员外说,然也。大和尚听了之后,想了想,说道,你找一个箩子(细筛子)来,我叫你见见你的儿子。“老员外到邻居家借了箩子回来,大和尚叫他站在门背后用箩子捂着脸,嘱咐道,过一会儿见到你的儿子时,千万不要拿开箩子,也贵贱(千万)不敢跟他说话。要不,你就回不来了。“大和尚真能把魂给遣回来?”周明玉不相信的问道。“别打岔,听他姨姨说。”“大和尚当然能把魂遣回来。”“你能不能遣?”“能呀。”“你哪天把永贵的魂遣回来,叫我见见。”“净说些没搞场(没名堂)的话,好好的听。”“明玉,你等我说完,真要想见的话,我叫你们见见。”“你先说吧。”李霖生阻挡道。“大和尚作了法,一会儿便把老员外带到了阴间。这时,老员外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抬头一看,正是自己的儿子。老员外正想奔上去,突然记起了大和尚说的话,赶紧藏进了身旁一家客栈的门后面。“儿子进来了,跟儿子一路的还有一个人,只听那人说道,禄生——呃,不是员外儿子的名字。”周明仙解释了一句,“禄生,你老子真爱你,连最后一匹马都舍得给你杀了。禄生一听这话,双眉倒竖,两排牙咬的格踽踽的骂道,谁是他个老怂的儿子!老狗日的上辈子欠了我八百两银子,到死都没给我还。杀了马,刚刚够我的本钱,利钱还没有收回来呢……”“最后咋了?”周明仙的小儿子兴趣盎然的问道。“最后能咋。”周明仙瞟了小儿子一眼,“最后大和尚怕出事,解了法,把老员外遣回来了。没了。”“吁……”大家都出了一口长气,相互看了看,笑了。“佛家之道,讲的是劝人向善,教化生灵。该来的一定要来,该去的终归会去,不必拘泥于尘俗。表面上看是儿女,实质上完全可能是冤家,是仇人,是来讨账的。明玉,不知道你听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