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考研英语真题复习方法考研英语真题复习方法【小编随笔】偶们的沪友李奇亮,混迹于,VOA听写系统的组长、千言万语小组组长……传说中的李队!在2010年的考研考试中,以考研英语77分的优异成绩考取了理想的学校。偶们来听听他如何计划考研英语高分路线图吧!往下,主要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当初是如何使用考研真题的——我坦言,我把真题研究的比较透彻,我把2000~2008的真题做了将近两遍,并且几乎每一篇文章都翻译了,重点单词也都好好学习了,考试的样式和题型也都好好分析过了,可能这些就是我能在最后取得不错分数的一个原因吧。如何利用真题大概是7月末的时候,我开始接触考研英语的真题。关于真题的使用,我依然是把持着“在正确的时候做正确的事”这一原则:在12月前的这几个月里面,我们的主要任务是熟悉并研究真题的风格和内容。12月后,主要的任务就是实战模拟以及复习并梳理之前做真题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和经验。7月末至11月中旬的这些日子里,我基本上一个月处理2~3套真题(08、09年的两套真题我留着没有做);11月中旬到12月中旬我把之前的真题又做了一遍;12月中旬到考前我把08、09年的两套真题作为实战演练来完成。7月末到12月中旬这几个月里,由于我训练的主要目的是熟悉、研究并强化我对真题其内容、风格的理解和掌握,所以在做真题的这个阶段,不需要像实战演习那样每次都在下午2点到5点之间来做真题,也不一定要把一张卷子上所有的题目都做掉。在这个时间段里,我没有做真题上的作文部分,在用时上,我基本控制在2小时20分钟至2小时45分钟这一范围内(没有写作文)。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觉得作文的练习在短期内容易出效果,所以我从11月中旬才开始集中练习作文;而控制我的做题时间,是为了在12月中旬后实战演习做一套完整真题时,我能在3个小时内完成一套真题。在利用真题上,有几个特点:第一,我没有直接在真题上答卷,而是准备了一个大本子,并且将自己做的答案,批改后的情况,以及对真题的分析和其它笔记都记在上面。这样的好处大概有两点:首先,当我第二遍做真题(08、09真题除外)的时候,由于真题上没有我填写的答案和批改的痕迹,所以这一遍做真题就不会受到之前自己答卷情况和答卷思路的影响,从而得到一个较好的二次训练效果;其次,将自己做的答案、批改以及对真题的分析和笔记都写在一个大本子上,也方便查阅。第二,我把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所有的真题文章都进行了翻译,并把其中自己不懂的单词和好的词组和句子记录了下来。这么做虽然很累很艰辛,但是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在不知不觉中训练翻译的能力,并且积累写作文的好素材。事实也证明了我的观点:在备考时并没有对翻译做对应的训练而只是进行了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文章的翻译工作,但是在最终的考场上,我的翻译部分完成得还是不错的.。第三,我非常注重对真题文章的逻辑结构和真题题目中干扰项设置的分析和总结。每次翻译真题文章前,我都会研究文章的逻辑结构,各段之间的连接方法,段内各部分的连接方式。对于阅读和完形部分题目干扰项的设置,我认真的进行了总结和归类。在考场上,我利用自己的归类方法成功的排除了几个干扰项并通过这种排除,成功地做对了几个题目。下面,来详细介绍一下我是如何使用真题的。如何使用真题7月末至11月中旬在某一天里我会用了2个多小时的时间完成了一份考研英语真题(除了作文之外)的题目,把答案写在了自己的大本子上,并在第一时间对答案进行了批改。在接下来的某一天里,我会集中对这份真题的每个板块进行分析。我觉得,最好隔两三天之后再去分析之前做的那份真题,因为隔得时间久一点,你就能跳出之前做真题时候形成的理解思路,这样尤其对分析自己的错题有很大帮助。很多同学都喜欢做完一套题目后当场进行题目分析。这时,很多同学即使看了答案,都没法理解答案的思路为什么对,自己的答案为什么错,尤其是阅读理解部分的题目——因为在短期内,你的思维还停留在之前的阅读理解思维中,所以没法理解答案的思维和逻辑。先来说说阅读理解——阅读理解的关键就是文章的逻辑结构和题目选项的设置方法。我先把文章重新读一遍,在大本子上对文章进行翻译并与真题答案上的文章翻译进行对比,用红笔来批改自己的翻译。之后我就详细地分析文章逻辑框架和结构,找到段落间的关系和段内是如何组织内容的,并在大本子上写出文章的结构(包括各段大意和段内的结构)。然后我会把真题的解析认真研读,并用红笔做各种记号以便下一次查看时突出重点。对于阅读干扰项设置方面的知识,我在大本子上留出了几页,用于随时更新和添加。只要某一次在分析阅读的题目时发现了新的设置干扰项的方法,我就把这种方法及其特征更新到那几页上。一篇文章分析完成后,我会回过头来把文章再读一遍,加深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再来看完形填空——完形填空的关键就是逻辑、语法和词汇,并且逻辑通常是考察重点。分析的时候,先通读,再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