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高中生物必修三4-6章检测试卷.doc
上传人:雨巷****怡轩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完整word版)高中生物必修三4-6章检测试卷.doc

(完整word版)高中生物必修三4-6章检测试卷.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二年级12月月考生物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5小题,1~40题,每小题1分,41~45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生物群体属于生物群落的是A.一片森林中的各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B.一个池塘中的各种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C.一片草地上的各种杂草等植物和兔、鼠、昆虫等动物以及各种蘑菇等大型真菌第2题图D.一座山上的各种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全部生物2.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关于此食物网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食物网共有5条食物链B.野兔、鹿及昆虫均为初级消费者C.狼和云豹在不同食物链上均属于同一营养级D.如果土壤受到污染,鹰体内的污染物积累浓度可能最高3.种群密度的大小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下列现象主要体现该观点的是A.农业生产中,常用黑光灯进行灯光诱捕的方法减少害虫的危害B.用性引诱剂诱杀某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的性别比例,从而使害虫的种群密度降低C.为了维持海洋鱼类的种群密度,不捕获年龄较小的鱼D.我国某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外来人口剧增,造成一定的社会压力4.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的实验,正确的叙述是A.改变培养液的pH值不影响K值(环境容纳量)大小B.用样方法调查玻璃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C.取适量培养液滴于普通载玻片后对酵母菌准确计数D.营养条件并非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唯一因素5.下列有关生物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A.火灾后的草原上进行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B.群落演替只能在自然情况下,随机发生C.人工制作的封闭生态瓶中不能发生群落演替D.群落演替的结果是群落稳定性不断提高6.最近科学家在水深约3200米的太平洋底部的一副鲸的骨架上,发现了两种新型蠕虫。这些蠕虫没有消化器官,它们通过附肢里的细菌摄取营养。像树根一样的附肢可深入到死鲸的骨髓里“挖掘”营养,其中的细菌将骨中的脂肪转化为糖供给蠕虫进行生命活动。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这些蠕虫与细菌都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B.蠕虫与细菌的关系在生物学中属于互利共生C.这种细菌在繁殖时不可能发生有丝分裂D.可创造一个富含有机物和氧气的人工环境培养这种细菌第7题图7.如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单位:J/cm2·a),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输入甲的能量数值是1250J/cm2·aB.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C.乙的个体数目一定比甲少D.每一营养级的能量大部分用于呼吸作用和被丁利用8.图示为利用自然生态系统净化污水的一种大面积、敞开式污水处理池塘(即氧化塘)。请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A可以表示氧气,B可以表示二氧化碳、无机盐等B.由图示看,氧化塘净化污水途径有物理沉降和生物的分解作用C.氧化塘实现净化污水的原理主要是利用细菌和藻类寄生关系来分解有机污染物D.随着距水面深度的不断增加,不同水层微生物的呼吸作用类型变化顺序可能是需氧型、兼性厌氧型、厌氧型9.1970年,美国玉米由于受到一种叶菌的危害而严重减产。后在墨西哥发现了对这种病菌有抗性的植物,从而为改良玉米品种找到了必要的基因。这一事实体现野生生物的A.直接价值B.间接价值C.实用价值D.潜在价值10.下列实例中不能体现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原理的是A.增加对农田的物质投入(如施农家肥)可以有效防止土壤肥力下降B.北京奥运会前大量植树造林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C.在夏季通过缩短对菊花的光照时间可以使其提前开花D.四川大地震破坏了大熊猫的生存环境,使其食物短缺11.有关设计并制作生态缸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将生态缸置于光线良好的地方,注意避免阳光直射B.生态缸所模拟的生态系统稳定性大小只由缸内物种丰富度决定C.利用生态缸稳定性观察记录表,可定期记录动植物的生活情况、水质情况及基质变化等,对不同生态缸进行比较,分析生态缸中生态系统稳定性差异的原因D.生态缸可制作成封闭型,也可制作成开放型(即不加盖)。前者对生态系统的基本成分及其比例有着更严格的要求12.右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在第10年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200只,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负荷量约为A.100只B.200只C.300只D.400只13.用牛奶瓶培养黑腹果蝇,观察成虫数量的变化,结果如下表:时间(天)15913172125293337成虫数(只)610287113120727030232734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下列结果正确的是A.第13-25天,成虫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生长加快。B.第17-29天,成虫增长率上升,死亡率下降C.第21-37天,成虫增长率的下降与种群密度的改变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