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全册教案(精品多篇).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4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全册教案(精品多篇).docx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全册教案(精品多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全册教案(精品多篇)【导语】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全册教案(精品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篇一教学内容:观察物体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2、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3、培养学生构建简单的空间想象力。重点:帮助学生构建初步的空间想象力。难点:帮助学生构建初步的空间想象力。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请同学们猜谜语:“左一片、右一片,摸得着,看不见,是什么呢?”(耳朵)为什么能看见别人的耳朵,却看不见自己的耳朵呢?因为我们观察的角度不一样,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进一步研究观察物体(板书)二、合作探究(一)整体观察1、教师将一个对面涂有相同颜色的长方体举起静止不动,叫学生观察并提问:你观察到的正方体是什么样的?在你的位置上观察,你看到了哪几个面?2、学生汇报交流。学生自由走动,观察。汇报交流。3、解释应用教师出示两个正方体的立体图,一个有虚线,另一个没有。提问:谁能用刚学到的知识解释一下正方体为什么这样画?学生解释说明。(二)分别从三个面进行观察(出示例1)1、教师提问:我们分别从几个不同的方向去观察这个图形,看看它的正面、左面以及上面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图形,把它们分别划出来。学生离开座位自由观察。2、小组之间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学生以组为单位在投影以上展示交流。总结学生的发言:从不同的方向观察,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三、拓展应用1、做教科书例22、智力游戏:两个同学为一组做游戏,一个同学画,另一个同学猜,负责猜的同学要想办法通过你提问的问题确定这个物体是什么,猜完后,在把物体拿出来验证一下,看是否猜对了。学生玩游戏,教师指导。四、总结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五、作业布置兴趣探索,根据以下几幅图找出1的对面是几,2的对面是几,3的对面是几。1、不同角度观察一个物体,看到的面都是两个或三个相邻的面,不可能一次看到长方体或正方体相对的面。2、从一个面看到物体的形状,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摆放方式。3、知道从两个面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可以确定小立方体的个数范围。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篇二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因数与倍数》教材分析:整除概念是贯穿这部分教材的一条主线。签于学生在前面已经具备了大量的区分整除与有余数除法的知识基础,对整除的含义已经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不出现整除的定义并不会对学生理解其他概念产生任何影响。因此,教材中删去了“整除”的数学化定义,而是借助整除的模式a×b=c直接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学情分析:因数和倍数是最基本的两个概念,理解了因数和倍数的含义,对于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等结论自然也就掌握了,对于后面的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的理解也是水到渠成。要引导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去掌握这些知识,而不是机械地记忆一堆支离破碎、毫无关联的概念和结论。数论本身就是研究整数性质的一门学科,有时不太容易与具体情境结合起来,而学生到了五年级,抽象能力已经有了进一步发展,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抽象概括能力也是很有必要的,如让学生通过几个特殊的例子,自行总结出任何一个数的倍数个数都是无限的,逐步形成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能力,等等。教学目标:1.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2.学生能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学重点: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教学难点: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自主探索1、出示书上主题图,学生列出乘法算式2×6=12,在这里,2和6是12的因数。12是2的倍数,也是6的倍数。(教师板书因数,倍数)2、出示书中主题图,学生列出乘法算式。3×4=12,能试着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吗?学生口答,巩固因数和倍数的含义?3、两个数在什么情况下才能说是因数和倍数关系?能不能说3是因数,12是倍数?为什么?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总结:因数和倍数必须是成对出现,它们是相互依存的。不能说3是因数,12是倍数。4、你还能找出12的其他因数吗?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总结: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一般指的是整数(不包括0)。5.小结引出课题。师: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例如,12÷2=6,12是2和6的倍数,2和6是12的因数。(教师板书)6.例题学习出示例题:18的因数有哪几个?学生独立试做,集体订正(1)想谁和谁相乘是18?18=1×1818=2×918=3×6所以18的因数是1,2,3,6,9,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