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社区民情日记.docx
上传人:努力****承悦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城镇社区民情日记.docx

城镇社区民情日记.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城镇社区民情日记城镇社区民情日记篇一“十里大道68号居民楼胡女士又来社区。因楼上卫生间往下漏水,二楼胡女士要求三楼潘先生堵漏,两人言语不合多次发生争执。社区综治专干已先后三次上门协调,但因两人各执一词而无果。上午与胡女士初步商谈,希望邻里之间互相谅解,千万不要恶语相向,下午再去找潘先生协调。”近日,在浔阳区人民路街道琥珀山社区,记者看到社区书记兼主任冯九云正在笔记本上记着日记。在冯九云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还记录着众多往往被外人视为“婆婆妈妈”的事情:养狗扰民、化粪池堵塞、违章扩展、低保、“失独”家庭扶助、走访困难群众、餐饮店排烟影响附近居民、上门登记空巢老人、支巷道路维修、安装宣传栏、大病救助等等……虽然每则日记记录的都是诸如此类繁杂而琐碎的事情,但每件事情均关乎社区居民的生活和切身利益,体现着最基层的民生民情,冯九云都记得非常认真。琥珀山社区现有居民1265户,单位23家,还有经营店铺的140余家个体户,作为老居民区,总会不时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或矛盾。在琥珀山社区工作4年多的日子里,冯九云已记录了5本厚厚的“民情日记”。正是依托这些“民情日记”,冯九云对社区情况非常熟悉,帮助居民解决了不少难题,促进了社区和谐,也赢得了社区居民的尊重。老居民孙赣生告诉记者,“有事找社区”已成为琥珀山社区居民的共识。“一忙起来,居民反映的一些事情可能就会忘记,记下来就不会忘记了。”先后当了16年社区主任、书记的冯九云,不管工作地点工作环境怎么改变,记“民情日记”的习惯始终没变,办公室和她家抽屉里10多本厚厚的笔记本就是最好的见证。作为社区干部,关爱本社区居民理所当然;而对非本社区的群众,冯九云同样热情公正对待,她去年下半年一则“民情日记”就记录了这样一件事情:一名拾荒老人到社区一栋居民楼8楼收废品,没想到才至6楼就被楼道里冲出来的一条大狗咬伤了。拾荒老人随即找到狗的主人,希望对方承担打狂犬病疫苗的费用,但多次上门均遭拒绝,老人只好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向社区求助。认真记录“民情日记”只是工作的一个方面,尽力帮助群众实现正当合理的希望则是更为重要的方面。对于拾荒老人的不幸遭遇,冯九云和社区工作人员非常同情和重视,先后数次上门与狗的主人协商,终于调解成功。当社区工作人员将钱交到拾荒老人手上时,老人眼含热泪,激动地说:“我只是一个收破烂的老太婆,不是你们社区居民,原以为你们会找各种借口推脱,没想到你们还真的将我的事放在心上!”城镇社区民情日记篇二今天下午3点钟,我和蔡荣发指导员,还有榕树生产队周伟队长来到了五组,进行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榕树五组有两家承包户燕红兵和王泉,因相互指责对方占地而引起了矛盾纠纷;两家积怨很深,如果再不及时调解,任由事件发展,后果将非常严重。面对如此紧急的情况,在基层工作了数年的周队长首先发话了。他说:“第一,不管怎么说,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没必要争得你死我活;低头不见,抬头还见呢;大家都相互体谅一下,没有过不去的坎。第二,你们当中谁有很大意见的,对对方非常不满的,把想法都摆在桌面上说,面对面交流,看看你的想法是什么,我的想法是什么,如果难以表达,书面形式也可以;没有商量不了的事,只看你们愿不愿意协商解决问题。第三,不管你们有什么意见,最起码的`一条,决不允许触犯法律;当然,如果你们愿意走司法途径解决那也可以;不过,我相信你们都不愿意把事情闹大吧?所以,大家都很有必要心平气和地想想,这件事情到底该怎么解决,你们愿不愿意解决?”之后,蔡指导见没人说话,也说了自己的观点,刚刚周队把我想说得都说了,我只提一点,你们都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他,他是你,你们会怎么做?最后双方当事人都表示,愿意再约个时间好好谈谈,放弃武力解决。就这样,一触即发的对抗在第一次调解中缓和了下来。要完全处理好这起纠纷,还需要我们去做更加细致的思想工作,我们一定要把矛盾化解在最基层。社区民情日记篇三今天是星期五,本来是安排在上午走访gb村的困难家庭的,因为城市拆迁难度太大,早上实在是捞不到到村里去,实在是不好意思。今天主要是去驻点村联系点--李继联家,去看看他家的基本情况以及存在什么困难。下午3点钟,在镇里2名大学生村官的陪同下,带了一床高级毛毯和一箱油,到gb村李继联家走访慰问。刚到李老家,李老一家人以及gb村书记XX等已在门口等待了。李老家共有5口人,儿子和儿媳在外务工,家里就剩自己和老伴、孙子了。老伴常年身体不太好,家里还有点地。全部都是由他一个人承担,既带孩子有做饭、劳动,身子骨也不太好了。“王镇长啊,听说你要到我家走访慰问,我和老伴都很激动,领导平时都很忙的,能够在百忙中到我们家看看,是我们的老百姓的荣幸。我感到很温暖、很感动。”一见面,李老就握着我的手激动的说。听完他这么一说,我倒是不好意思了,平时工作确实太忙了,没有太多的时间到老百姓家走走、看看,而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