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节粮爱粮征文节粮爱粮征文15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征文吧,征文没有题目、题材、格式的限定,与作文大体上一样。你知道征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节粮爱粮征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节粮爱粮征文1现如今,我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生活条件也日益改善,家庭餐桌上不仅每餐都能吃上香喷喷的白米饭,而且长辈们还变着法子翻花样:面包、鸡蛋、红烧肉、鸡腿……从中可见父母对子女的关心和爱护。但这同时也导致了我们许多孩子身在福中不知福,养成了随意浪费粮食的不良习惯。同学们,不要以为我们能吃饱饭了,全世界的人也都不再忍饥挨饿。其实,我国就尚有20xx万贫困人口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在非洲国家的孩子们更是饱受着饥饿的痛苦!在非洲有很多母亲。为了让孩子忘记饥饿,在每天开饭前,就烧一大锅水,然后在路边捡来石头放到锅里。不停的煮,不停的煮。孩子们眼巴巴的看着冒着热气的大铁锅。等待快点开饭,直到他们睡着!这是真正的无米之炊!很多当地的儿童因为营养的高度缺乏都危在旦夕!据相关报导:全世界营养不足人口有史以来第一次超过10亿,这意味着全世界每六个人中间就有一个人每天挨饿。每年饿死的人至少有20xx万,每5秒钟就有一位儿童因为粮食短缺而死亡!全球的粮食储备只够人类食用15天。多少可怕的数字!严峻的现实告诉我们:全世界正面临一场愈演愈烈的粮食危机,我们必须爱惜粮食。我们再来看一粒粮食的不平凡经历。首先,农民在播种之前要经过除草、耕田、施肥、选种等工序。播下种子之后,从发芽到成熟期间,一直伴随着一遍遍的除草、杀虫、施肥,农民在火辣辣的太阳底下挥洒着一把把的汗水,侍弄着五谷杂粮长叶、开花,直至颗粒饱满变成金黄。农民还要顶着骄阳收割、脱粒、晾晒,历经半年之久才能收入粮仓。之后,再经过加工、运输等一系列工序,最终成为饭桌上热气腾腾的米饭。“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粒米七斤四两水”,我们又怎么忍心浪费粮食呢?粮食是可贵的,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是劳动的成果。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今天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养成爱粮节粮的好习惯,做一名爱惜粮食的小卫士!节粮爱粮征文2我是一个馒头,是学校食堂的师傅把我从热腾腾的蒸笼里拿了出来。我白白胖胖、松松软软的,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香味,让你看上去都会忍不住咬上一口的。现在的我正和我的姐妹们躺在食堂的馒头框里睡大觉呢!“叮铃铃……”一阵铃声把我和我的馒头姐妹们吵醒了,我揉了揉睡意朦胧的双眼,只见同学们正有说有笑的朝着餐厅走来,噢!原来是午餐时间到了呀!哈哈,这下轮到我们出场了。不一会儿,我和我的姐妹们就被同学们请了出来,有的被放在饭桌上,有的被拿在手里,有的正在进入同学们的肚子里呢。我是被一个调皮的小男生拿着的,他一下拿了我们四个姐妹。我当时就不乐意了,心想:你能吃得了这么多吗?可是他可不管这些,照拿不误,边吃还边和其他同学说笑,你一言我一句,说着说着竟然和对面的几个男生吵起来了,顺手拿起我来就朝着对面的同学扔了过去,“砰!”我重重的摔在了地上,摔得我头晕眼花,鼻青脸肿,原来好看的模样顿时消失了,有个同学看我这样竟然把我放进了垃圾箱,我难过的流下了眼泪。同学们,你们太不知道珍惜我了,农民伯伯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的小麦,经过脱皮、晒干、辗磨等多少道工序才有了我---馒头,我这么一个小小的馒头可是用无数粒小麦做出来的,可你们就这样把我当作垃圾扔掉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请同学们行动起来,珍惜我、爱护我吧!节粮爱粮征文3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在碧绿的玉米地时,她的身影就会出现在那地里,远远看去,那身影有点矮小,有点驼背,但在我的眼里,那却是世界上最为高大,最为伟岸的身影。那人是我的奶奶。时光荏苒,带走了许多往事,也留下了许多回忆。现在回想起来,童年的许多事情都与那地,奶奶联系起来。奶奶是一个勤劳朴实的农家妇女,和那个时代大多数妇女一样,她目不识丁,那地就是她生命的全部。在农村,奶奶属于比较勤快的人。她窄小的肩膀背过粮食,背过猪羊草,也背过我的童年。每年夏天,我都会被父母送到奶奶家。那时,天未亮,梦中的我就被奶奶叫起,开始了一天的劳作。每天下地前,奶奶都要多带上件衣服,扛着锄头,拿一条绳。多拿衣服是给我当“地毯”,锄头是用来锄地的,绳子是用来回家给家里的猪羊捆草的。每次我们踏着高低不平的地埂,到地里时天才刚刚发亮。在地头上,奶奶会铺上衣服,让我坐在上面玩,自己开始锄地。奶奶锄上一阵,会喊我,害怕我吓着。快到中午了,奶奶要把锄掉的草拾起来,捆好,背回家喂羊,喂猪。回到家里,奶奶又要做饭,洗锅,喂猪,喂羊……那地见证了奶奶的付出,承载了一家人的希望。多少年,奶奶就在这块地里辛勤劳作,挣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