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钠离子电池行业发展环境、市场运行格局及前景研究报告—智研咨询.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2.5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国钠离子电池行业发展环境、市场运行格局及前景研究报告—智研咨询.pdf

中国钠离子电池行业发展环境、市场运行格局及前景研究报告—智研咨询.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钠离子电池行业发展环境、市场运行格局及前景研究报告—智研咨询一、政策动态1、国家层面钠离子电池政策近两年来,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发展,锂资源作为动力电池必不可少的原材料,其价格也在持续提升。同时锂资源开采难度大,且国内锂矿资源缺乏,我国锂资源以进口为主。为缓解锂资源供应紧张,解决锂价高速增长等问题,越来越多企业相继布局钠离子电池产业链,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进程快速推进。钠离子电池作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新增长点,受到国家的关注和重视,在12月份发布的《关于为促进消费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意见》《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等政策中,明确提到要持续完善汽车产品配套设施,有力推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为钠离子电池行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其次上海市、辽宁省、湖南省等地方政府也均有钠离子电池相关政策推出,助力产业发展。2、地区层面钠离子电池政策辽宁省:12月8日,《辽宁省推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实施方案》充分发挥龙头骨干企业的品牌示范效应,引育再生资源领域全国百强企业5-10家,发挥重大示范项目带头作用,着重探索开展新能源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再生资源产业数字化平台动态管理等重点示范项目。12月21日,辽宁省《大连市“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谋划发展动力电池循环利用产业链,布局招引动力电池拆解利用项目。探索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和高值化利用,培育电子废弃物循环利用与高值化利用产业链。青海省:12月19日,《青海省碳达峰实施方案》以突破盐湖锂盐高纯化、新型动力电池及其关键材料产业化提升、镁合金深加工等技术难题为导向,加强循环经济关键核心技术体系建设,全面激活循环产业发展新动能。黑龙江省:12月14日《黑龙江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鼓励新兴重点用能领域以绿色能源为主满足用能需求,积极推动废旧动力电池等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企业列入国家准入规范名单,促进再生资源产业聚集规模化发展。吉林省:12月1日,《吉林省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规划(2022—2030年)》聚焦动力电池与管理系统、驱动电机与电子电器、网联化与智能化技术,构建关键零部件技术供给体系。开展动力电池包关键技术、电动汽车超低能耗热泵系统技术、集成系统电动过程与热力过程热管理和协同机制等技术攻关。安徽省:12月2日,《安徽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推进动力电池规范化梯次利用,引导企业参与余能检测、残值评估、重组利用。稳步推动再生利用,深化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培育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区域中心企业(站),促进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产业发展。湖南省:12月21日,《湖南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推进废旧动力电池、废铅蓄电池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实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规范管理。推行电器电子、汽车等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健全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等回收利用体系。12月28日,湖南省《关于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鼓励整车生产企业提升在省内的研发创新能力,对在省内新建研发中心、并在省内实际具备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集成技术、共性技术研发能力且整车产能利用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整车生产企业,项目总投资超过2亿元的,按项目实际设备、设施投入的10%予以支持,最高不超过5000万元。北京市:12月21日,北京市《市管企业碳达峰行动方案》聚焦新能源利用、智慧能源互联网、氢能、储能、动力电池、建筑零碳技术、低成本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重点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尽快实现技术突破和产业化示范应用,努力打造新能源新技术创新策源地和发展高地。天津市:12月28日,《天津市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鼓励企业研发推广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关键技术,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培育一批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标杆企业。支持企业加强技术装备研发,在动力蓄电池拆解技术、维修再制造等新型回收技术等领域,突破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和大型成套装备。上海市:12月9日,《上海市新型基础设施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支持探索利用新型化学电池、储氢和飞轮储能等作为数据中心多元化储能和备用电源装置。12月27日,《上海市推进重点区域、园区等开展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示范建设的实施方案》进一步发展汽车零部件、电池、机电产品等领域再制造,为汽车产业链头部企业提供支持。引入、培育循环经济龙头企业,提升固废循环利用水平。江苏省:12月17日,《南京市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