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复议行政复议概述行政复议基本原则与基.ppt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X 页数:17 大小:23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行政复议行政复议概述行政复议基本原则与基.pptx

行政复议行政复议概述行政复议基本原则与基.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行政复议的概念特定的国家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机关,根据利害关系人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引起争议的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行政活动。二、行政复议的性质1.行政复议是行政机关作出的具有准司法性质的行政行为。2.行政复议是行政机关内部进行自我监督的有效方式。3.行政复议是对相对人合法权益进行行政救济的重要途径。三、行政复议的主要特征1.行政复议是一种具体行政行为,由有行政复议权的行政机关作出。2.行政复议以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申请为前提。3.行政复议的审查对象是引起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附带审查部分抽象行政行为。4.行政复议以合法性与合理性为审查标准。5.行政复议主要采用书面的审查方式。诉讼救济是行政复议的最终解决途径(即司法最终解决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的联系体现在两者都是解决行政争议的法律制度,并且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承接关系。)常见的有两种:1、行政复议前置。即行政诉讼的提起以行政复议为前提条件。必须先复议,然后才能提起行政诉讼。2、当事人自由选择。即当事人可以先复议,对复议不服的再起诉;也可不经复议直接起诉。区别在于:1、解决争议的机关不同;2、受案范围不同;3、审理范围不同;4、适用的程序不同;5、裁决的权限范围不同。五、行政复议的作用与意义1、行政复议是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制度。(救济途径)2、行政复议是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重要法律制度。(层级监督)3、行政复议的开展有利于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促进社会和谐。(化解争议)第二节行政复议基本原则与基本制度(二)公正原则1、维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2、同等的陈述理由和质证的机会。(三)公开原则1、材料公开;2、过程公开;3、决定公开。(四)及时原则(五)便民原则二、行政复议的基本制度(一)一级复议制度(二)书面复议制度(三)被申请人负举证责任制度第三节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一、可申请复议的行政行为1、行政处罚行为;2、行政强制措施;3、有关证书的变更、中止或撤销;4、行政确权行为;5、侵犯企业经营自主权行为;6、变更或废止农业承包合同的行为;7、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行为;8、不予行政许可的行为;9、行政不作为;10、行政给付行为;11、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二、可一并申请行政复议的行政规定的范围(第七条)1、国务院部门的规定;2、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规定;3、乡、镇人民政府的规定。三、不可申请复议的事项1、部分抽象行政行为;2、内部行政行为;3、居间调解和处理行为。第四节行政复议机关与管辖一、行政复议机关1、作出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主体;2、作出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主体的上一级行政机关;3、作出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主体所属的人民政府。二、行政复议管辖是指行政复议机关受理行政复议申请的权限和分工。(一)一般管辖1、本级人民政府或上一级主管部门管辖;2、上级主管部门管辖;3、上级人民政府管辖;4、原行政主体管辖。(二)特殊管辖1、设立派出机关的行政主体管辖;2、设立派出机构的行政部门或该部门的本级地方人民政府管辖;3、主管被授权组织的行政主体管辖;4、共同上一级行政主体管辖;5、承继行政职权的行政主体的上一级行政主体管辖。一、申请人二、被申请人三、第三人第六节行政复议的程序(工作流程图)二、审理与决定(一)审理1、审理方式2、审理依据3、举证责任(二)复议决定1、决定的种类2、行政复议决定书3、作出复议决定的期限4、决定的效力《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的新内容:一、保障畅通复议渠道的新规定:1、行政复议机关必须受理;2、完善上级行政机关责令受理的程序;3、告知相对方申请行政复议的权利、行政复议机关和行政复议申请期限;4、明确了行政复议申请期限的计算方法以及行政申请书应当载明的事项。二、条例在改进审理方式上的新规定1、健全了行政复议审查方式;2、增加了和解制度;3、增加了调解结案的方式;4、明确规定了行政复议中止和终止的适用情形,完善了行政复议审理程序。三、条例对行政复议决定的新规定1、增加了驳回行政复议申请的行政复议决定形式;2、明确了行政复议机关责令被申请人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被申请人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时限;3、复议机关不得作出对申请人更为不利的行政复议决定。四、专章规定了“行政复议指导和监督”1、进一步明确了行政复议指导和监督职责;2、规定了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所属工作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履行行政复议职责的监督;3、规定了意见书制度和建议书制度;4、规定了提交行政复议工作状况分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