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高中历史选修战争与和平知识点整理.doc
上传人:玉怡****文档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完整版)高中历史选修战争与和平知识点整理.doc

(完整版)高中历史选修战争与和平知识点整理.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战(1914-1918)背景原因条件:1.20世纪初西方国家先后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引起列强对世界市场和世界霸权争夺的矛盾。(根本)2.列强的三大矛盾(法德欧洲最大、俄奥、英德世界最大)1882奥匈德意三国同盟建立,1907三国协约建立,最终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3.巴尔干地区冲突加剧世界局势紧张,各自扩军备战。4.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为战争爆发提供物质和技术基础。5.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使两大军事集团相互仇视,推动了战争的爆发。6.导火线(直接原因):1914.6萨拉热窝1914.7.28奥匈向塞尔维亚宣战,随后德俄英法参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直接)20世纪才出现世界大战1.客观条件:20世纪的世界已基本上形成为一个整体,各国联系日益加强,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2.物质条件: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为战争爆发提供物质和技术基础3.现实条件:完成工业革命的主要列强,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或战争会影响到它们的殖民半殖民地,进而影响整个世界。交战双方:同盟国:德、奥匈、奥斯曼、保加利亚共4国;协约国:英、法、俄、意、日、比等,后美、中等加入,共27国时间:1914年——1918年主战场:欧洲主战线:西线(决定性):英法比-德东线:俄-奥匈德南线:塞尔维亚-奥匈经过:自西向东索马凡第一阶段:1914主动权在德方实施“施里芬计划”西线马恩河战役(首次重大战役)东线俄军进攻东普鲁士战役,德速战速决计划破产;第二阶段:1915—1916主动权转移到协约国一方三大陆战一大海战:西线的16.2凡尔登(最长最惨烈大战转折点)、16.6索姆河战役(坦克规模最大)和东线的俄军夏季攻势;16.5英德日德兰海战(最大海战大炮巨舰的高峰);第三阶段:1917—1918美、中等国参战(原因、影响);俄国退出战争(原因、影响);1918年11月德宣布投降1917.4.美国对德宣战加入协约国集团1.美国与英法存在历史文化联系,美德关系紧张2.美国与协约国之间有贸易联系3.俄国二月革命后的战争形势变化4.德国“无限制潜艇战”使美遭受损失,推动美采取反德立场5.协约国占据主动,美参展确定协约国胜利,乘机获利主导国际局势,大发战争财协约国阵营变化1.美国:1916德无限制潜艇战,为保证协约国债务偿还债务于1917.4加入协约国2.中国等十七国先后向同盟国宣战3.俄国1917十月革命,1918.3签订《布列斯特合约》退出大战结果: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1918.11.11停战协定(标志)分析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1.济实力处于劣势;2.军事战略上的失误;3.部与国内矛盾的尖锐;4.国际力量对比不利于同盟国。关键性一年1916:1.战略意图:交战双方都想给对方打击赢得战争2.战争形势:战争重心由东线转回西线3.双方投入:大量兵力、新式武器4.战争结局:德国损失大,主权向协约国转移旷日持久原因1.德战前计划失误2.德军机动性不强,后勤保障能力不高3.交战双方没有一方具有绝对优势4.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利于防守一战历史影响1.导致世界格局变化:西欧相对衰落和美日崛起西欧的相对衰落体现在:①经济受重创:曾经领先世界的西欧,生产水平远远低于战前,相对衰落,中心地位受挑战;②精神遭打击:人们失去了战前的乐观主义,充满了幻灭感和危机感;③英国更衰落:战前已丧失工业第一强国地位美日的崛起体现在:①美国:战后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和资本输出国;国际金融中心从伦敦转向纽约②日本:经济得到长足发展,由债务国变债权国2.战争引起革命与独立的浪潮:①俄国十月革命:取得成功影响欧美工人运动②德国与匈牙利:分别爆发了十一月革命和匈牙利革命,是失败的伟大尝试;③中东欧政治版图发生剧变:一战摧毁了四个帝国—德俄奥匈奥斯曼,诞生了一批独立国家④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独立运动高涨:原因:列强的奴役与掠夺,激化民族矛盾;宗主国放松控制引起的本国新兴阶级力量的壮大影响:奠定了二战后摧毁殖民体系的基础;3.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①一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飞机进入实用阶段、汽车取代马车、缺乏原料国家大力发展化学合成技术等等;②一战促使政府机构改变职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职能加强;③一战改变的人们的思想观念:人民要求和平的反战运动高涨与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社会主义理想和观念的影响。巴黎和会凡华国联巴黎和会1.背景:同盟国战败投降,成为战胜国宰割对象;战胜的协约国间实力对比发生新变化。2时间:1919年初——6.28地点:凡尔赛宫参加国:27个战胜国的代表3.操纵国:美、英、法:英国劳合乔治、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