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学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心学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方案.docx

中心学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方案.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心学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方案中心学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教育信息化总体要求,全面提升我学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根据《芜湖市教育局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2019]152号)和《无为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方案》(无教职成【2021】54号)等相关要求,结合我学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目标任务借助信息2.0工程,提升办学品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渐提升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高教学效率,让全体教师在信息技术的应用意识、应用理念、应用习惯等方面提升。2022年,完成整个学区教师每人不少于60学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网络研修与实践应用各30学时)。学校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基本实现“三提升一全面”的总体发展目标: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显著提升,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通过信息化管理团队和培训专家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的提升;学校积极探索基于新技术的教学新模式,推进信息时代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思路创新与方法创新;教师能充分利用新技术开展教师研修伴随式数据采集与能力发展测评,提高测评助学的精准性,探索出适应新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学校信息技术应用模式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策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二、培训对象及时间安排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的对象是学区全体教师(近两年退休的教师除外)。2022年完成全校教师总数的100%,按照整校推进的原则组织实施。三、工程实施主要内容(一)以学科信息化教学为重点,整校推进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和校本应用考核工作。1.开展学校管理团队信息化领导力培训。组建由校长领衔、教导主任、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骨干教师、信息技术负责人等人员组成的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采取以集中培训为主、网络研修为辅的培训方式,依据《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标准(试行)》,实现管理团队信息化领导力的提升,学校管理团队负责落实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强化混合式校本研修自主设计与组织实施、指导全校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创新、组织全校教师进行校本应用考核并进行审核、创新信息化教学应用培训模式、促进学校信息化教学的常态化应用。2.开展培训团队信息技术应用指导能力研训。各校要选拔一线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突出的专业教师、有一定信息技术能力的学科骨干教师、电教人员,打造专兼结合的高水平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团队。开展培训团队专项培训,推动培训团队开展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科教育教学的研究,探索基于“互联网+”的教研组织形式,提高指导学科教师信息化教学的能力,以及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培训设计、管理、评价等能力。3.整校推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依据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组建“骨干引领、学科联动、团队互助、整体提升”的研修共同体,研制学校教师全员参与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计划,合理配置学校培训课程,采用自主选学、实践为主的方式,组织开展教师全员培训。(1)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网络课程研修30学时。依托无为市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的学习研修平台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网络培训,组织教师在线上自主研修30学时的网络课程。学校依据本校所处信息技术环境,从30个信息技术应用微能力点,以问题为导向,以专题研修为抓手,应用相关教学设备和学科软件等,开展教学案例研讨、课堂实录分析等信息化教学校本研修,推动教师应用网络学习空间、教师工作坊、研修社区等。利用线上资源,结合线下研讨,打造“技术创新课堂”,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等的能力,破解教育教学重难点问题,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满足个性化发展需求,助力学校教学创新。(2)信息技术支持的校本实践活动30学时。学校结合教师选择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点制定校本实践活动方案并依托无为市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统一的学习研修平台开展活动。校本实践活动分三个环节:一是学校开展以基于网络的听评课活动为抓手的信息化教学研课磨课活动,每位教师上传1节完整的课堂实录课(涉及信息技术应用微能力点)到学习研修平台,并在平台上对其他教师上传的课堂实录课进行评价,每人评课数量不少于3节;二是校本实践应用考核材料提交,每位教师将不少于3个微能力点认证材料上传到学习研修平台,同时对本校学科教研组的其他教师上传的能力点认证材料进行互评。三是信息化教学案例展示、分享活动及学时认定。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案例、工程实施案例评选、展示活动,通过现场学习、网络展示等多种方式开展信息化教学案例展示、分享活动,从中择优选择成果参加无为市的展示评比活动。4.信息技术应用考核、评估活动。以校本应用考核为形式,以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