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实用的三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精选9篇)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又将接触新的知识,学习新的技能,积累新的经验,来为今后的学习制定一份计划。那么计划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三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篇1一、学生情况分析:在两年的学习中,学生不断在成长,有了初步感受美的能力,作画时也初步培养了观察习惯,对于想象画、命题画有较大的兴趣,能根据自己的感受大胆的描绘。二、教材分析: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安排了四个新的学习领域。“造型、表现”:即运用多中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设计、应用”: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交流信息,美化生活及环境,培养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欣赏、评述”:指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组部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综合、探索”: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这些课程内容新颖,版面美观,贴近学生的生活,受到了小朋友们的喜爱。三、本学期教学的教学目标:1、知识教育要点(1)感知各种人物不同造型。(2)认识和运用各种平面形、常用色。(3)运用形和色,进行临摹、添画、记忆画、想象画练习。(4)继续学习使用各种绘画工具,学习撕、折、拼、贴和揉捏、搓、挖等手工制作法,养成正确地绘画、制作姿势与习惯。(5)欣赏祖国风光和儿童画、民间美术作品的`美。2、能力培养要点(1)在美术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积极促进从无意想象过渡到有意想象,从再现想象过渡到创造想象。(2)在绘画活动中大胆用笔用色,鼓励儿童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3)提高手部运动的灵活性,促进手和脑的协调发展。(4)提高对色彩美、形状美的能力。3、审美教育要点(1)培养儿童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2)让学生感受美术活动的愉悦,激发儿童对艺术创造活动的兴趣。四、教材中重点、难点:本册的重点在于促进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和个性的张扬。难点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兼顾学生个性发展和知识技能两方面的需要,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直接参与并亲身经历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寻找各种材料,表达自己丰富多彩的想象。五、教学措施:1、学生的行为习惯是一个长期的养成过程,因此教师还应加强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为重点,特别让他们记住在准备工作,上课纪律,及作业等方面的一些要求。抓住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无法长时间端坐的特点可以结合游戏,讲故事等方法来集中他们的注意力。2、在教学中,应当遵循审美的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像,进行比较。不急于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而应当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3、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六、教学进度按两周教学三课的进度进行教学,不排除机动教学。三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篇2一、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全面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加大力度、教改力度,深化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创新与质量的关系,继续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小学美术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方式和自主化多操作学习方式。二、学生情况分析:三年级的学生经过两年多的学习认知的训练,已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基本绘画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辨别认知能力和创造力,但在绘画,动手过程中还缺乏大胆想象创造,这些方面有待提高。三、教学目标:1、通过有趣的美术表现和欣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运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绘画和简单工具制作。3、培养学生空间知觉,形象记忆,创造等能力。四、教学措施:1、努力钻研教材,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2、做好课前准备,精心制作教具。3、运用现代远程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绘画兴趣。4、充分展示图片,作品等教学手段,教师加以示范。五、教学内容安排周次教学内容课时备注1~2第1课老师您好32~3第2课卡通大亮相34第3课鸟之王25~6第4课会走的小人36~7第5课旋转卡27~8第6课盘泥条39第7课留住秋天210~11第8课玩偶大本营311~12第9课花样212~13第10课纸盒“城堡”314第11课开心台历2电教课15~16第12课我是生活小主人316~17第13课幸福乐园217~19期末命题绘画比赛5三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篇3一、教材分析:浙美版第5册实验教科书的编写,以国家一系列有关教育改革的文件,特别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针,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