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空经济发展与服务业的动态关系探讨.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临空经济发展与服务业的动态关系探讨.doc

临空经济发展与服务业的动态关系探讨.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临空经济发展与服务业的动态关系探讨临空经济发展与服务业的动态关系探讨内容摘要:本文意在凸显临空经济的发展与服务业之间的动态关系,服务业作为一种特殊的产业在推动临空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往往被人们所忽视。文章首先介绍了临空经济发生的必然性、在我国的发展概况及其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其次以首都机场为例,分析了服务业在临空经济发展中所起的特殊作用。再次阐述了临空经济的发展对服务业的推动作用。最后笔者对文章进行了系统性总结。关键词:临空经济服务业动态关系引言临空经济是依托机场、产业和空间三要素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经济形态,它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企业发展对效率和灵活性的诉求基础之上的。“时间本位”策略的支持者,美国波士咨询公司副总裁伊斯凡认为,总有一天速度必将超过成本或品质,成为“涵盖全体的首要经营目标”。“速度经济”一词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小艾尔弗雷德?钱德勒于1987年在《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现代化的大量生产与现代化的大量分配以及现代化的运输和通讯一样,其经济性主要来自速度,而非规模”。在经济全球化日益蔓延的今天,依靠临空经济来带动经济发展已经逐渐被人们所推崇。临空经济区就是在机场周边技术、资本、人口等要素的聚集而形成的一种多功能的经济区域。临空产业区内最早聚集的是制造业,但其并不具有临空指向性,可能原因在于当时城市化的影响效果大于机场的影响效果。随着临空经济发展的深入,逐渐吸引了一些临空指向性产业,如商业中心、旅游公司、房地产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等。在临空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服务业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临空经济发生的必然性、在我国的发展概况以及其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其次以首都机场为例,分析了服务业在临空经济发展中所起的特殊作用。再次阐述了临空经济的发展对服务业的推动作用。最后笔者对文章进行了系统性总结。临空经济发展概况(一)临空经济产生的必然性临空经济区是指由于机场对周边地区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经济影响,促使在航空港邻近地区及空港交通走廊沿线可达地区出现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的聚集,从而产生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形成具有多种性质和功能的经济区域。它的产生不仅是交通工具革命的必然要求,也是知识经济发展和高科技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首先,它和历史上的其他交通工具一样,是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下出现的变革,它的产生与经济发展具有同步性。其次,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产业转移深化的背景下,各种具有时间约束特征的产品及生产方式日益凸显,很多企业都开始追求新产品的快速上市以及质量好、成本低的新方式来满足利润最大化的要求,这自然离不开机场的支撑,从而在机场周围吸引了大量资本、技术、人才的聚集,形成临空经济。从这一角度来讲,机场是临空经济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为临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潜在的可能性,但是仅仅有机场这一硬性设施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机场周边聚集一些具有临空指向性的产业,这些企业趋于追求机场周围的区位,因为时间因素已经开始影响企业的成本与收益。另外,机场周围还需要有足够的经济腹地、完善的交通运输体系、繁荣的地区经济等作为保障才能为临空经济的形成提供现实可能性。(二)我国临空经济的发展概况1959年,爱尔兰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临空经济区―爱尔兰香农自由贸易区,而我国临空经济萌芽于20世纪90年代。2003年以前,我国的临空经济始终处于起步期,发展十分缓慢,直到2004年5月26日,第一次临空经济论坛―“北京顺义?2004临空经济发展论坛”的开幕,才标志着我国的临空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截至2012年,全国已有27个省的51个城市共提出了54个临空经济区的规划,其中中部地区的热情尤为强烈。表1是2008年北京市第二次经济普查中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中的法人单位个数统计,可以看出临空经济区由于人流、物流、资金流的聚集而吸引了很多企业纷涌而至,法人单位数已经超过金融街功能区,占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法人单位总数的7.76%。另外,随着临空经济在我国的发展,相关的政策法规也不断出台,近期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以下两个:2012年7月8日推出的《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它的提出是为了解决当前民航业发展不平衡、空间资源配置不合理、基础设施发展较慢、专业人才不足、企业竞争力不强、管理体制有待理顺等问题,并制定了相关政策措施,如加强立法和规划、加大空域管理改革力度、强化科教和人才支撑等,致力于发展依托机场规划的临空经济;2013年3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这是全国首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力争到2017年,实验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主要功能区开发建设初具规模,航空港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