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6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6页乡年度工作总结报告为了推动全乡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以实际行动服务于房山“一区一城”建设,切实加快蒲洼“生态之乡、旅游之乡、和谐之乡”建设步伐。按照区政府通知要求,下面就蒲洼乡20xx年主要工作及20xx年工作思路进行简要梳理:20xx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承启之年,更是蒲洼乡新一届党委、政府的界首之年,一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蒲洼乡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一区一城”新房山建设,大力弘扬“三敢”精神,不断集聚力量、扩大优势,加快经济转型、推动结构调整,抓好灾后重建,切实推进“生态之乡、旅游之乡、和谐之乡”建设步伐。(一)齐心协力,大力发展区域经济年初以来,全乡按照既定目标要求,上下团结一心,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工程进度,全力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到9月底,全乡财政收入完成310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12.6%;税收完成603.9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13.9%;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5516元,同比增长39.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441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90.7%。虽然7.21特大洪灾给经济发展带来一定影响,但经过广大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全乡经济发展仍呈现出稳中有升,结构调整科学有序的良好局面。按照前三个季度的发展速度,预计到12月底,全乡财政收入将完成343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24.7%;税收完成630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18.9%;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8650元,同比增长15.4%;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6185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03.1%,各项指标将超额完成任务。(二)建设生态,全力推进保护区建设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切实发挥生态涵养区的绿色屏障作用。重点实施了五大工程。一是小流域治理工程。完成了议合、蒲洼5平方公里小流域治理,完成东村、蒲洼两村8平方公里小流域治理工程总量的70%,完成涉及鱼斗泉、芦子水、森水5000亩小流域治理生态项目总量的60%;二是抗旱饮水工程。在全乡8个村新建蓄水池15处,修复2处,开泉4处,修建50平米泵站一处,工程已经完成总量的60%。三是春季荒山造林工程。完成春季荒山造林2600亩,其中太行山绿化1900亩、爆破造林500亩、雨季造林200亩,成活率达95%以上。四是封山育林工程。在8个村进行围栏封育1万亩、封山育林3000亩,工程现已全部完成。五是矿山修复工程。进行矿山修复246亩,涉及蒲洼、森水、议合三个村,现已完成工程总量的50%。随着几大工程项目的启动实施,使全乡生态水平进一步提升。(三)集中力量,大力发展区域经济以抓工程落实、重产业管理为切入点,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增添产业发展的活力。今年以来,全乡围绕沟域经济建设和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启动实施了五个产业发展项目。一是花台风景区旅游生态提升项目。改造山脊游步道3000米,加装护栏1550米,护坡整修5600米,景区植被恢复面积300亩,建成长500米的观光瓜廊;新建了200平米的旅游商品销售中心,新增停车场两处,观景亭8个,公共卫生间3处。目前,项目已经基本完工,力争年底前通过“aaa”级景区评审。二是大游龙景区开发项目。已累计投资1000多万元,修建景区公路2000米,架设观景步道300米,修建涵拱侧墙500多米,1.5万方,完成了天璇湖开发整修工作,正在进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三是观光采摘园建设项目。完成了奇瓜异果园建设,种植特菜、葫芦、南瓜50余个品种100多亩;新增了板蓝根、脆枣种植150亩。四是休闲体育设施建设项目。投资150万元,在花台景区建成总面积3000平米网球场一处,丰富旅游内容。五是野菜加工厂改扩建工程。投资300万元,新建野菜、干菜加工车间2处,改造蜂蜜加工车间1处,新建120平米存储仓库一座。目前工程已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加快了农副产品向旅游商品升级的速度,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一是众志成城,竭力抗击特大洪灾7.21特大洪灾,给蒲洼乡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经统计:此次灾情共波及群众633户,损坏房屋1338间,其中倒塌房屋17间;公路损毁20多公里,部分河道出现淤堵;农用地受灾2320亩,其中耕地1679亩,果园641亩;农田受灾1950亩,农作物绝收300亩;蔬菜、林果受灾1237亩,其他基础设施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灾情过后,全乡着力抓了四方面工作:一是抓稳定,维护社会长治久安。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营造正确的舆论导向。同时,包村干部深入各村,认真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妥善化解各类矛盾,切实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二是重防疫,保障群众人身安全。通过开展灾后卫生知识讲座,组织专人对用水设施进行监测,开展卫生防疫消毒工作等有效举措,保障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