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执著为公痴心为民先进事迹材料“哪怕我的生命只有一分钟,也要将这一分钟化为微弱的烛光,照亮信合事业的一方天。”1979年,刘彦合在刚参加信用社工作时,在日记里深情地写道。1995年10月,刘彦合历任信用社记帐员、主管会计、会出辅导员之后,走上了信贷员工作岗位。时光飞逝,转眼6年。6年来,他所在的业务片各项存款由560万元猛增至1200万元,贷款由86万元猛增至690万元;6年来,他经手所发放的8000多笔贷款,到期收回率均达到99%以上;6年来,他不惜透支自己的身体,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动人的信合之歌。6年来,他的身体累垮了。6月1日,他第四次住进了医院。一、真诚诠释信合情刘彦合,这个现年43岁的朴实共产党员,所在的马坡业务片是莒县夏庄信用社最大的一个业务片,为11个行政村、1.3万口人提供信贷服务,而该片仅下设6名客户经理。“忙”,几乎成了家里人提到他时,说得最多的一个字。“这6年来,他总共休了4次班。俺知道他忙,怕他累着,怕影响他的工作,农活从来就没让他动过,可还是累出了病……”他的妻哽咽着说。无论是清收贷款还是吸收存款,刘彦合都相信这一点: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用自己的执着与真诚,换取客户对自己情意的理解,从而打动客户的心、获得他们的尊重,是制胜的法宝。认准这一点,他常常背着一大包宣传材料,逐村逐户进行宣传。“服务三农”是信用社的办社宗旨,也是刘彦合的人生信条。走街串户过程中,哪家农户因为缺少资金而没法上项目了,他都会尽力协调解决;哪家农户缺少技术了,他当天就会给带来。当地农民都亲切地称他的包是“背包银行”、“背包科技书店”。每到农产品上市的黄金季节,刘彦合都要揣着单据,到集贸市场、粮油结算点蹲点。每到这个时候,早上5点钟他就准时出发,晚上最早也要到7点30分左右回家。二、病魔难压信合人xx年8月初,刘彦合突然感到身体不舒服,恰逢信用社组织开展为时两个月的“五清四整”活动。忙得团团转的他,没有做什么考虑,继续投入到工作中。因为效益不好,该镇某砖厂有24万元的历年陈欠贷款,迟迟不能归还。刘彦合本着“既治标又治本”就在他们沉湎于工作的时候,刘彦合的家里人找来了。这时已经是中午时分,刘彦合需要到医院去挂针。他们使出浑身解数,最终还没有拗过刘彦合。直到把工作全部安排好了,他才放心地挂上了针。从那以后,他们形成了一个“惯例”:上午工作,下午把全部工作安排好后才去挂针,雷打不动。由于胃切除了三分之二,刘彦合每天要吃10余顿饭。每次到村里收贷收息,他都要带上饭。因为身体虚弱,加上病痛的折磨,骑着摩托车都要走一阵歇一阵。乡村的路不好走,车子的颠簸更加重了他的疼痛,即使坐在农户家里,时间长了,揪心的疼痛也会让他全身发抖。于是,他只好药带在身上,实在忍不住了,他就悄悄服个止痛片,喝点腹痛水,继续工作。再次出院的刘彦合犹如出笼的鸟儿,高兴极了。他以最快的速度返回到了工作岗位,继续着他心爱的工作。苍天无眼,出院后的第一天上午,他晕倒在业务座谈会上。晕倒时,他手里攥着的一把用来充饥的花生米,已经被汗水浸得发涨了……今年5月底,刘彦合再次病魔缠身,必须住院治疗。月底是收贷收息的旺季,工作头绪多,他怕误了工作,放不下心,无论别人怎么劝,他说啥也要等月底过后再住院。此时的他,已顾不上身体的虚弱了,不分昼夜地把到期的贷款细细梳理了一遍,列出详实的工作计划,与客户经理一道挨家挨户清收到期贷款。他诚恳的态度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打动了许多善良的人们,到了月底,所有到期贷款本息全部收回。刘彦合终于放心了。6月1日,刘彦合住进了日照市中医院。他瘦了,比第一次住院时瘦了20多斤。但他的精神却愈加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