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心得体会.docx
上传人:是湛****21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参观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心得体会.docx

参观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心得体会.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参观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心得体会参观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心得体会五一期间,和朋友们一起去了南昌八一纪念馆.去之前,没有想太多,只是把它当成一个普通的景点去对待.但真正到了那儿以后,才发现,自己真是浅薄.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我却偏执的只理解它的浅层内涵.认为知道了书上的那些条条框框就真真正了解了那些人那些事.在此之前,八一纪念馆于我而言只是书上的一幅画,南昌起义的价值就只是书上老师要求必背的几句话.可我来了这儿,一切都变的与众不同.它像是一头静默的巨兽,安静的匍匐在南昌一角.走进它才发现的了它所具备的历史的沧桑.它的身躯容纳了那场起义的伟人,烈士们的雕像.包含了那次革命相关的文献资料.囊括了见证战争的历史物件.让人无法忘怀那场伟大的事业,让人无法忽视心中的震撼.这是一场历史文化教育之旅.通过这次传统教育,我近距离的接触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艰苦奋战的细节,感受到了平安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在当时那么恶劣的条件下,他们不惧生死.抛头颅,洒热血.把希望的曙光带给了英雄城南昌.哦,对了,那时候,南昌还不叫英雄城,也正是革命前辈们的无私奉献,给这座城市冠以英雄之名.从此,在史册上,南昌永远不朽.这座纪念馆,没有黄花岗起义纪念碑那么动人的故事,没有著名的不朽的情书.可这并不防碍展览馆外的广场上的革命先驱的雕像上,放着尚未撤去的菊花.大概是清明的时候放置的,用以缅怀纪念英雄烈士们.你看,原来每一场意义重大的历史事件背后,都有黄花,这种高洁的花替人们赞颂他们高洁的生命.他们当中有着手无缚鸡之力的文豪,有着出身于行伍之间的普通百姓.铁桶般的管制没有让他们低下他们高贵的头颅,对,高贵,在那时,没有谁比谁高贵,他们都是平等的,他们都为人民的幸福透支过他们年轻而宝贵的生命.我不知道其他人看到他们使用过的武器和物品有什么感想,我只感受到了来自我内心中的深深震撼.究竟是多大的勇气让他们以大刀去对付敌人的机关枪和迫击炮.现在的我们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如斯地步.多少人忘记了历史的耻辱,沉溺于物质生活的陷阱里;多少人忘记了曾经的痛苦,戏谑、质疑英雄们的功绩.多少人忘记他们的名族的根,追逐着资本主义的腐朽和奢糜;多少人以轻视,烦躁的目光,对准了以鲜血铸成的红色文化.活在当下的我们不应该好好反思反思吗?我们虽然生活在和平的环境中,但是却绝对不能忘记历史,忘记民族的耻辱啊.一定要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不让曾经的悲剧重现.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它为导向,付诸实践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更加繁荣兴盛.参观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心得体会火热的8月,火热的英雄城,我们江西医学院研究生部所有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怀者一份赤子之心,来到了南昌最繁华的中山路和胜利路交接处----八一起义纪念馆,缅怀革命先烈,接受革命教育.车水马龙之中,有这样一处宁静的胜地.绿树繁花之旁一栋普普通通的四层楼房吸引着我们的目光,这就是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扭转中国革命乾坤第一枪的地方.经历过枪林弹雨,她早已成为那段刻骨铭心历史的见证.站在高高耸立的楼顶上,我们又仿佛回到弥漫着硝烟战火的时代,看到了红军们浴血奋战、英勇杀敌的场景.耳边,八一军旗在风中猎猎作响,面对着这鲜红的党旗,我们庄严的举起了自己的右手,重温入党誓词:我自愿加入中国、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这发至肺腑,震撼灵魂的声音,久久在空中激荡.走进了这座铭刻了太多历史痕迹的老楼.凝重的历史在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徐徐展开画轴.踏进馆门,一眼就能看到矗立在院中的一座群雕.这座前年新制作的一代英豪玻璃钢雕,刻画着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5位起义领导人的智勇、果敢和自信.仰望塑像,不由令人肃然起敬.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如此伟大神勇,是什么力量让他们永垂千秋是共产主义信仰,是对党对人民的赤诚之心.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被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所感染,这恰恰是纪念馆的用独具匠心所在.几年没有再来过这座纪念馆,确有耳目一新之感.纪念馆附近的旧房子拆除了;馆内不再是冬寒夏暑,因为每个展厅都新安装了空调.馆内工作人员告诉我们:纪念馆希望通过加强软硬件建设,为观众创造一个更为良好的受教育的氛围.目前纪念馆已与南昌大学等20多所大中专院校和近百所中小学建立了固定的爱国主义教育共建网络.建馆以来,先后接待参观人数达600万人,它是我们英雄城的骄傲与自豪.缓步穿行于各展厅,只需稍稍留意,便会发现这里的展墙、展布全部换成了蓝灰色,恰如当年起义战士的军服颜色;展墙上,新添了不少近年来关于南昌起义史实研究的新成果,其中首次展示的起义部队团以上干部名单,填补了南昌起义史学研究的空白.先进的电脑多媒体信箱在生动地展示着朱德设宴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