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处理量万吨城市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doc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1.7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日处理量万吨城市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docx

日处理量万吨城市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南方某镇污水处理厂工艺方案设计课程名称:环境工程设计基础学院:化学与环境学院年级:12环境工程指导老师:张刚组员罗娟(20122400093)唐聆婷(20122300018)高泽纯(20122400084)蒋俊华(20122400117)李海天(20122400119)通过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课程设计,巩固学习成果,加深对污水处理课程内容的学习与理解,掌握污水处理厂设计的方法,培养和提高计算能力、设计和绘图水平。在教师指导下,基本能独立完成一个中、小型污水处理厂的工艺设计,锻炼和提高分析及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项目概况:该镇位于南方地区,风景优美,山清水秀,但近年来因为工业的快速发展,排放的大量工业废水造成河流等水体水质日益恶化。为保护环境,该镇规划建设一座城镇污水处理厂,将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集中处理。.设计规模:设计水量15万吨每天,其中生活污水约占总水量的40%,工业污水约占总水量的60%.设计水质:该镇是工业重镇,工业污水占比重较大,污水水质CODcr为250—450mg/L,相应BOD约为140-230mg/L。规划原则上布置污染较小的工业,但具体工业难以预料,因此,工业废水的水质也难以确定。生活污水水质属一般浓度。综合考虑该镇的特点,参比相关城市的污水水质,确定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CODcr为390mg/L,相应BOD约为210mg/L,SS为210mg/L。.处理目标: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GB3838地表水Ⅲ类功能水域(划定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游泳区除外),执行一级B的排放标准,即:.温度、气象条件:(1)风向及风速:常风向为东南风,最大风速8m/s;(2)气温:月平均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厂址地形、地物情况:厂区地面基本平坦,高差相差1米左右,高程在25—26米之间,厂区基本上是河滩地,周围很大面积内没有农田。.水文地质条件:(1)流经该市河流的最高水位为,最低水位,平均水位,河水最高水温25℃,最低水温8℃,平均水温14℃(2)地下水水位高程为,地下水无侵蚀性。(3)工程地质良好,土质基本上是砂砾石层,地基承载力18~20T/M2,适宜于工程建设;(4)最大积雪深度0厘米,最大冻土深度0厘米,地震设防等级:6级以下。.用电条件:处理厂址附近能够提供双电源或双回路的供电需求。第二章设计工艺选择.污水水量的确定由设计资料知,该市每天的平均污水量为:=15万m3/天=6250m3/h总变化系数总变化系数:Kz故污水设计流量Q==195000t/d=8125m33/s式中城市每天的平均污水量,m3/h;总变化系数;设计流量.工艺设计初步选择处理水量:万t/dBODCODSS进水水质(mg/L)210390210出水水质(mg/L)206020处理程度90.48%84.62%90.48%该厂处理水量大于100000t/d,属于大型污水处理厂,其二级处理适合用活性污泥法进行处理,国内外城市污水处理厂厂采用的工艺有普通活性污泥法、A/O法、A2/O法、AB工艺、氧化沟法、SBR间歇式活性污泥法等工艺。又本设计对BOD5去除率要求较高,对氮磷的去除没有特殊要求,而普通活性污泥工艺对BOD5去除率高,可达90%~95%,稳定性较强,系统启动时间短,故而采用普通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选择活性污泥法自发明以来,根据反应时间、进水方式、曝气设备、氧的来源、反应池型等的不同,已经发展出多种变型,这些变型方式有的还在广泛应用,同时新开发的处理工艺还在工程中接受实践的考验,采用时需慎重区别对待,因地因时的加以选择。(1)传统推流式传统推流式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污水和回流污泥在曝气池的前端进入,在池内呈推流形式流动至池的末端,由鼓风机通过扩散设备或机械曝气机曝气并搅拌,因为廊道的长宽比要求在5~10,所以一般采用3~5条廊道。在曝气池内进行吸附、絮凝和有机污染物的氧化分解,最后进入二沉池进行处理后的污水和活性污泥的分离,部分污泥回流至曝气池,部分污泥作为剩余污泥排放。传统推流式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池内流态呈推流式,首端有机污染物负荷高,耗氧速率高;二是污水和回流污泥进入曝气池后,不能立即与整个曝气池混合液充分混合,易受冲击负荷影响,适应水质、水量变化的能力差;三是混合液的需氧量在长度方向是逐步下降的,而充氧设备通常沿池长是均匀布置的,这样会出现前半段供氧不足,后半段供氧超过需要的现象。(2)完全混合法污水与回流污泥进入曝气池后,立即与池内的混合液充分混合,池内的混合也是有待泥水分离的处理水。该工艺具有如下特征:=1\*GB3①进入曝气池的污水很快即被池内已存在的混合液所稀释、均化,入流出现冲击负荷时池液的组成变化较小,因为骤然增加的负荷可为全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