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推荐:10部必读的国学经典书籍(精品多篇).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书单推荐:10部必读的国学经典书籍(精品多篇).docx

书单推荐:10部必读的国学经典书籍(精品多篇).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书单推荐:10部必读的国学经典书籍(精品多篇)前言:书单推荐:10部必读的国学经典书籍(精品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国学经典篇一1、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诗经》2、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3、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4、所谓大丈夫者,谓其志之大也。——《韩非子解老》5、如智者若禹之行水也,则无恶于智矣。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如智者亦行其所无事,则智亦大矣。——《孟子离娄下》6、乘众人之智者,即无不任也。《文子自然》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8、人,物也,万物之中有知慧者也。——汉王充《论衡辨崇》8、明者见于无形,智者虑于未萌。(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冯衍传》)9、百人誉之不加密,百人毁之不加疏。(宋苏洵《远虑》)1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11、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12、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1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14、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15、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16、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1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1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19、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20、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2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22、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23、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24、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2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2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27、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28、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29、君子进不败其志,内究其情,虽杂庸民,终无怨心,彼有自信者也。——《墨子亲士》30、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31、恃人不如自恃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下》32、自信者,不可以诽誉迁也;知足者,不可以势利诱也。(汉刘安《淮南子诠言训》)33、天生我材必有用。(唐李白《将进酒》)34、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35、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36、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37、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战国策》38、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周易》39、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国学经典故事篇二汉高祖死后,吕后专权,对娘家的人封王封侯,排斥异己,诛杀功臣。不久,吕后也死了,她在遗诏中指定内侄吕产为相国,吕禄统领京都禁卫军。吕氏家族掌权,激起一批功臣不满,太尉周勃与丞相陈平密议对策。他们巧使妙计,把吕党要人郦寄争取过来,由他去说服吕禄,把兵权还给周勃。这时,大将军灌婴联合齐王刘襄等刘家军,回京师欲诛吕氏家族。郦寄与吕禄本是知交,吕禄听了郦寄的话,终于把北军归周勃指挥。前相国曹参的儿子曹??(zhu)又配合朱虚侯刘章控制了南军,在未央宫杀死了吕产。其余吕氏大官,也都被周勃派人抓获,一一斩首。吕氏势力全被消灭后,周勃、陈平等大臣迎立代王刘恒为帝,就是汉文帝。在诛吕这场斗争中,郦寄也出了力,所以袭父爵为曲周侯,但舆论说他出卖朋友。《汉书》记载说:“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作者班固认为郦寄不属于“见利忘义”。国学经典故事篇三春秋时期,鲁国有个著名的音乐家,名字叫公明仪。他对音乐有极深的造诣(yì),善于弹琴。他的琴声优美动听,人们听到如此美妙的琴声之后往往如醉如痴。有一年的春天,他带着琴来到城郊的田野散步,和煦(xù)的春风将青草的芳香吹到他的面前,让他心情非常舒畅。他环顾四周,发现不远处有一头大公牛正在吃草。他兴致勃发,突发奇想要为这头公牛演奏一曲,于是他拨动琴弦,对着这头公牛弹奏了一首高雅的《清角之操曲》。虽然公明仪弹奏的曲子非常悦耳动听,但是那头吃草的牛儿却根本不理会那高雅的曲调,仍然低着头继续吃草。因为公牛虽然能听到琴弦发出的声音,但是并不能理解曲子中的美妙意境。公明仪见美妙的琴声并不能打动这头不懂音乐的牛,非常无奈。过了一会儿,他又想出了一个办法。公明仪抚动琴弦,弹出一段段奇怪杂乱的声音,有的像嗡嗡的蚊蝇声,有的像迷路的小牛犊(dú)发出的叫声。这时候这头大公牛才像突然明白了什么似的,摇摇尾巴,竖起耳朵,听了起来。后来,人们就用“对牛弹琴”来比喻对愚蠢的人讲深刻的道理,或对外行人说内行话,白白浪费时间;现在也用来讥笑人说话不看对象。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