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临夏河州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无答案).doc
上传人:一条****贺6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甘肃省临夏河州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无答案).doc

甘肃省临夏河州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无答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河州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不属于文化活动的是()A.红色旅游B.参观历史博物馆C.看电视、听音乐D.选举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其意义是()①文化力量是民族凝聚力、生命力、创造力之所在②文化建设是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③文化建设是国家全部工作的中心④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是()A.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B.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C.树立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D.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4.在2005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春节联欢晚会上,21个聋哑演员将舞蹈《千手观音》表演得天衣无缝、美妙绝伦。舞蹈《千手观音》,主要运用了手的变化来表达佛教传说中观世音菩萨的千变万化。21位演员通过手的丰富多彩的变化和出人意料的组合,在绚丽多彩的灯光辉映下,给观赏者带来极大的美的感受。这说明()A.文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总是积极的B.成功的艺术作品源于人的创造力和想像力C.艺术创作需要丰富的想像力和创新精神D.艺术创作不需要通过社会实践5.下列能够体现经济与文化相互交融的现象有()①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②为推动经济发展,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③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④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6.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激烈的文化竞争中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应该做到()①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③大力弘扬民族精神④大力引进外国文化产业⑤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7.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应该是()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②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③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文化④以培育“四有”公民为根本目标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8.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A.孔子的“仁政”思想为后世所传播,被统治者所借鉴B.我国民族众多,方言也多C.文化具有继承性D.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并被本土化9.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②勤俭节约、艰苦朴素③勤劳勇敢④团结统一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10.文化塑造人生,主要表现为()①丰富精神世界②增强精神力量③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我国著名文学家费孝通在谈及文化的多样性时有一名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据此回答11~13题。11.“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基本含义是()A.承认本民族文化是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前提B.只有发展好本民族文化,才能称誉世界C.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D.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世界各国人民才能相互尊重,共同发展12.“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基本含义是()A.文化的交流和合作,能促进世界的融合进程B.尊重和保存不同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C.尊重每个民族的文化特色,最终达到民族文化的完全融合D.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13.要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必须遵循的原则是()A.求同存异B.兼收并蓄C.各国文化一律平等D.公平、公正、合理、正义有人主张,传统民俗节日应考虑恢复一些对现代有积极作用的千年古俗,还应扩充其新的内涵。如在春节宣传一些振兴中华民族的内容;在清明提倡植树和缅怀亲人与先烈,讲一讲先烈和亲人在世时的一些丰功伟绩;在中秋节宣传合谐;在重阳节宣传敬老爱老等等。据此回答14~15题。14.下列对上述主张的评价中,你认为正确的有()A.错误,因为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应永恒不变B.错误,因为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扩充其内涵就是否定其民族性C.正确,因为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只有因时而变,才能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D.正确,因为传统文化的内涵只有不断改变,才能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15.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A.一切传统文化都可以为我们今天所用,要全部继承下来B.一切传统文化都已不符合时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