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雷达法探测地下煤气管线位置.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地质雷达法探测地下煤气管线位置.doc

地质雷达法探测地下煤气管线位置.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地质雷达法探测地下煤气管线位置地质雷达法探测地下煤气管线位置摘要:首先针对地质雷达法探测地下管线做了工作原理的阐述。应用RAMAC/GPR探地雷达进行地下煤气管线探测,基于对城市地下管线周围介质环境的分析,设置了探地雷达的工作参数,进而对城市地下煤气管线进行了探测。关键词:RAMAC/GPR探地雷达,地下煤气管线探测中图分类号:F40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引言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探地雷达进入工程物探领域。由于该仪器轻便,工作效率高和无破坏性等特点,探地雷达在工程探测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雷达的早期应用主要集中在勘探方面,随着雷达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其应用领域涉及市政、公路、铁路、考古、隧道等。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雷达技术更是得到空前的发展,其重要性日益彰显。在我国,近几年隧道和路面检测,桥梁结构和建筑物结构的工程呈现几何增长趋势,雷达在检测方面的应用已经超过勘探方面的应用。在城市地下管线普查中,与其它探测设备相比,探地雷达不仅能够探测金属管线,而且能够探测PE、PVC、混凝土等非金属管线。2.工作原理探地雷达(GroundPenetratingRadar,简称GPR)是利用超高频短脉冲电磁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其路径、电磁场强度与波形随通过介质的电性质和几何形态的不同而变化的特点,根据接收到波的旅行时间(亦称双程走时)、幅度与波形资料来判断管线的深度、位置和估算管线直径等。当管线方向已知时,测线应垂直管线长轴。如图1所示,探地雷达系统会自动把不同水平位置采集到的电磁波信号(每一信号亦称之为一道)从时间域转换成空间域,不同水平位置采集的道信号组合起来,最终得到雷达剖面图上的波形反应,其典型特征为黑、白相间的抛物线。雷达剖面图上抛物线顶点横向坐标值是管线中心轴线距测量起始点的水平距离,抛物线顶点竖向坐标值为管线上表面距测量表面的深度值。图1雷达剖面成图示意图3.管线深度和水平位置的确定管线的深度可从雷达剖面图上直接读取,探地雷达系统自动把时间域转换成空间域,其原理是根据公式D=V•t/2=C•t/2求得。其中C为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介电常数,t为电磁波在衬砌介质中的双程旅行时间,r为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值。电磁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一样的,在确定管线深度之前,最好在测量区域内找一条已知管线进行传播速度测试。波速值的求法是根据电磁波在介质中的双程走时时间不变的原理求得的,即D1/Vx=D2/V2=△t,其中,D1为管线的实际埋深,Vx为我们需要求的雷达波速值,D2为从雷达图上读出的管线深度值,V2为在测量前事先假设的雷达波。管线的水平位置可由测量轮精确测得,而且探地雷达具有现场回拉定位功能,当屏幕上显示出管线波形时(天线拖动方向与管线方向垂直时,典型波形反应为抛物线),可将天线回拉,屏幕上将出现一个光标,随着天线的回拉,光标在雷达剖面图上移动,当光标移到抛物线顶点时,天线的中心位置对应的就是该管线轴心的平面位置。4.工程项目4.1项目概况大连市河口站~东软站区间位于河口站以西,起端位于黄浦路与旅顺南路的衔接点。隧道起讫里程为DK0+794.1~DK1+900,全长1105.9双线断面米。线路首先以大角度曲线从沿黄浦路方向转向旅顺南路方向,先是穿越一片待开发的拆迁区,接着在旁穿几栋民居建筑(距离较远),然后在穿越小平岛路后,穿越一座山岭。区间采用明暗挖结合法施工,起点DK0+794.065~DK1+152.424段采用明挖法施工,隧道结构为双跨矩形框架结构;DK1+152.424~DK1+900段总体采用暗挖法施工,其中穿越河口暗渠段采用上半断面明挖套拱,下半断面暗挖的明暗结合法施工。隧道为马蹄形断面结构,中间设中隔墙。大连市河口站~东软站区间位于河口站以西,起端位于黄浦路与旅顺南路的衔接点。隧道起讫里程为DK0+794.1~DK1+900,全长1105.9双线断面米。线路首先以大角度曲线从沿黄浦路方向转向旅顺南路方向,先是穿越一片待开发的拆迁区,接着在旁穿几栋民居建筑(距离较远),然后在穿越小平岛路后,穿越一座山岭。区间采用明暗挖结合法施工,起点DK0+794.065~DK1+152.424段采用明挖法施工,隧道结构为双跨矩形框架结构;DK1+152.424~DK1+900段总体采用暗挖法施工,其中穿越河口暗渠段采用上半断面明挖套拱,下半断面暗挖的明暗结合法施工。隧道为马蹄形断面结构,中间设中隔墙。为了解小平岛路地下煤气管线(φ300mm)具体位置,对此煤气管线进行了探测工作。4.2管线探测4.2.1探测设备城市管线普查中,管线埋深集中分布区约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