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觅松****哥哥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4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河北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1、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之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理解正确的是A.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B.都维护了地主阶级统治C.都实现了权力高度集中D.都曾顺应了历史潮流2、因为缺乏必要的交通保障,所以分封制成为西周的可能选择。照此逻辑,以下说法最合理的是A.秦朝修建驰道使郡县制的存续成为可能B.隋朝大一统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C.唐朝政通人和促成了经济文化的大繁荣D.明清专制主义的强化使学术风气很沉闷3、秦灭六国后,秦王嬴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A.宣扬托古改制B.承袭华夏传统C.突出个人地位D.标榜君权神授4、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中评论说:“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功伐之患。”下列对材料信息的本质理解,最准确的是A.秦朝统一后实行无为而治政策B.秦朝最早实施了影响久远的地方行政制度C.司马迁肯定了秦朝地方行政制度的作用D.司马迁指出了分封制与郡县制最主要的不同点5、《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这段话表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点是A.朝议裁决B.集权独断C.世袭传承D.政务繁忙6、汉代颁行“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其根本目的是A.壮大皇族力量B.保证列侯利益C.加强中央集权D.笼络王侯人心7、《通典·职官》载:“成帝改御史大夫为司空,与大司马、丞相是为三公,皆宰相也。”汉成帝此举意在A.提升御史地位B.提高行政效率C.抑制丞相职权D.完善监督体制8、汉昭帝死后,内朝首领外戚霍光召集九卿开会,欲废昌邑王,另立汉宣帝。有人说:“该请宰相参加”。霍光说:“这是皇帝家事,用不着丞相参加,我们只议定请示皇太后就完了。”这实质上反映了A.内朝权力在外朝之上B.内外朝制度开始形成C.汉代专制皇权的加强D.皇权受到相权的限制9、有者认为:“科举考试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度“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理念是A.公平竞争B.以文治国C.分科考试D.学而优则仕10、某学者认为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在许多方面“大体接近近代社会价值取向”。下列符合这一认识的是A.科举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科举制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C.科举制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D.科举制可提高官员文化水平11、钱穆在评价科举制度时说:“必有大批应举人,远从全国各地,一度集向中央,全国各地人才,都得有一次之大集合。不仅政府与社会常得声气相通,即全国各区域,东北至西南,皆得有一种相接触相融洽之机会,不仅于政治上增添其向心力,更于文化上增添其调协力。”钱穆意在强调科举制度A.促进了文化融合B.维护了社会公平C.有利于专制统治D.加强了民族团结12、魏晋南北朝时期,孝道思想逐步发展超越了忠君的思想,成为士人阶层安身立命的最高追求。这主要是因为A.为了维护士族门阀政治合理性的需要B.孝道思想成为唯一主导思想C.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传统文化主流思想D.为维护君主专制制度的需要13、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合议军国大事于政事堂,但又择他官参加议政,名号为“参议朝政”、“参议得失”等。以后又出现“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头衔,同为宰相之列。这样,宰相群体已不限于三省长官。这表明A.唐朝三省议事已名存实亡B.新设官职逐渐融入三省六部C.宰相权力进一步被削弱D.唐朝时官僚制度还不成熟14、“对皇帝的决定可以提出批评,这一条在某种程度上蕴含着言论自由的原则,每每令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的人倍感兴趣。”令研究者“倍感兴趣”的政治制度是A.郡县制B.刺史制度C.科举制D.谏议制度15、西汉初年部分将相及其出身一览表出现这种现象与哪种制度有关A.世卿世禄制B.军功爵制C.察举制D.九品中正制16、元朝初年,侍御史高鸣进谏:“方今天下大于古,而事愈烦,取决一省,犹曰有壅,况三省乎!”元世祖采纳之,实行的措施是A.设置三省B.废中书省C.设中书省D.设置内阁17、唐朝中期,唐政府都要在每年的春天举行一次恩科(即春季高考)来选拔人才,按当时的制度,规定其工作程序是A.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吏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礼部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礼部D.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吏部18、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