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中生物教案有关高中生物教案模板汇总10篇作为一名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中生物教案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高中生物教案篇1一、DNA是遗传物质的间接证据1.DNA主要位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线粒体、叶绿体中有少量DNA,它们都有复制和遗传的自主性。2.同一种生物在不同发育时期或不同组织的细胞中,DNA的含量基本相等。3.所有诱发DNA结构变异的因素均能引起生物的遗传突变。4.蛋白质不具备以上这些特征。二、DNA是遗传物质的直接证据1.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1)原理:T2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在自身遗传物质的控制下,利用细菌体内的物质合成T2噬菌体自身的组成成分,从而进行大量繁殖。(2)过程:①用35S和32P分别标记不同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②用被标记的噬菌体分别侵染细菌;③在噬菌体大量繁殖时,对被标记物质进行检测。(3)结论:DNA是遗传物质。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1)原理:S型菌可使小鼠患败血症死亡。(2)活体细菌转化实验(体内转化)过程:①R型菌注射小鼠→小鼠不死亡;②S型菌注射小鼠→小鼠死亡;③加热杀死的S型菌注射小鼠→小鼠不死亡;④S型死菌+R型活菌注射小鼠→小鼠死亡。结论:S型细菌中含有“转化因子”,进入R型菌,能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使小鼠死亡。(3)离体细菌转化实验(体外转化)①过程:S型菌DNA+R型菌R型菌+S型菌;S型菌蛋白质+R型菌R型菌;S型菌荚膜物质中的多糖+R型菌R型菌;S型菌的DNA+DNA酶+R型菌R型菌。②结论:S型菌的DNA才是使R型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4)结论:由(2)(3)实验可知DNA是遗传物质。思考:人和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主要是什么?提示:主要是DNA。三、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1.过程①TMVARNA感染TMVA病毒;②TMVA蛋白质未感染病毒;③TMVBRNA感染TMVB病毒;④TMVB蛋白质未感染病毒;⑤TMVARNA+TMVB蛋白质感染TMVA病毒;⑥TMVBRNA+TMVA蛋白质感染TMVB病毒。2.结论:在RNA病毒中,RNA是遗传物质。思考:T2噬菌体、HIV、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什么?提示:T2噬菌体遗传物质是DNA,HIV、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名师解惑探究:作为遗传物质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什么?染色体与遗传的关系十分密切,化学分析表明,真核细胞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核酸和蛋白质,那么,遗传物质究竟是蛋白质还是核酸呢?作为遗传物质至少应具备以下四个条件:(1)在细胞生长和繁殖过程中能够精确地复制自己;(2)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和新陈代谢;ks5u(3)具有储存巨大数量遗传信息的潜在能力;(4)结构比较稳定,但在特殊情况下又能发生突变,而且突变以后还能继续复制,并且能遗传给后代。科学的研究已经充分证明:核酸具备上述四个条件,所以核酸才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核酸又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有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高中生物教案篇2一、教材分析《人类遗传病》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5章第3节教学内容,主要学习“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和“人类基因组计划与人体健康”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人类遗传病及其病例(2)什么是遗传病及遗传病对人类的危害(3)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4)人类基因组计划与人体健康2能力目标:探讨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关注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难点:(1)多基因遗传病的概念。(2)近亲结婚的含义及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四、学情分析学生初中已经学习了几种遗传病,教材前几章已经出现伴性遗传病和常染色体遗传病,所以学生对本节内容有一定基础。另外“人类遗传病的类型”是了解水平的内容,学生通过自学就可以达到学习目的。五、教学方法,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医药卫生条件的改善,人类传染性疾病已得到控制,而人的生殖细胞或受精卵里的遗传物质在数量,结构或功能上发生改变,使由此发育成的个体患先天性遗传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却有逐年增高的趋势。今天,我们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三)合作探究、精讲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