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实务:金融危机下如何识别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doc
上传人:梅雪****6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会计实务:金融危机下如何识别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doc

会计实务:金融危机下如何识别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金融危机下如何识别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层在不违反会计准则的前提下,有目的地采取多种手段达到期望报告盈余的行为。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上市公司管理层利用会计核算方法的可选择性、信息披露的滞后性等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是现实存在的。同时,出于满足考核指标、债务条款、股权激励的业绩条件、证券投资机构的分析预测值等因素考虑,企业管理层存在调节盈余的内在动机和外在压力。在当前金融危机下,企业面临开工不足、毛利率下降、销售缩减等困难,这更促使企业管理层加大了盈余管理力度。作为证券市场的普通投资者,学会识别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正确评价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对规避证券投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一、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通用手法(一)利用非经常性损益1.利用债务重组。会计准则允许债务重组损益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且在计算每股收益指标时无需扣除;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时,既确认债务重组利得,又确认非现金资产转让利得;以修改其他债务条件进行债务重组时,未来应付金额按未来现金流量的公允价值确定。上述规定给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留有一定空间,特别是对ST公司来说,利用债务重组调节盈余已成为其避免退市的重要手段。2.利用关联交易。关联交易一直是上市公司常用的盈余管理手段之一。虽然会计准则对关联交易有诸多约束,但上市公司通过合理规划将关联企业非关联化,仍可实现盈余管理的目的。如通过出售股权等方式解除关联方关系;利用关联关系确立的时点,将交易时机选择在双方关联方关系成立之前,与关联方按非公允价格发生现时非关联方交易,交易事项完成后才成为关联方;利用中间公司将一笔关联交易变成多笔非关联交易。3.利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交易。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交易中,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的使用取决于交易是否具有商业实质,交易各方是否存在关联方关系。通过伪造商业实质、隐瞒关联方关系,企业管理层可以在此交易中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进行盈余管理。(二)利用会计政策或会计估计的选择或变更1.会计政策选择的盈余管理。主要包括:长期投资核算方法-成本法或权益法的选择和变更;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的选择;发出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和变更。2.会计估计方面的盈余管理。主要有: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的确定,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与净残值、折旧方法的选择,无形资产的受益期限,合同完工进度的确定,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的确定,预计负债初始计量的最佳估计数的确定,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确定等。由于每项估计的内容都会直接引起资产或收益的变化,上市公司往往会利用会计准则所赋予的选择权做出有利于自身利益的选择。(三)采用不恰当的收入和费用确认方法会计分期和权责发生制导致会计事项的确认时点问题。会计准则在收入和费用确认时点上的模糊性或灵活性为上市公司留下了可操纵的空间。在收入确认方面主要表现为:虚构收入。如在年底做一笔销售,次年再以退货形式冲回;提前或延后确认收入;滥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提供劳务交易或建造合同业务的收入。在费用确认方面表现为递延当期费用、提前确认费用、将费用项目长期挂账或混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如将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标准的自制设备作为存货予以领用,其成本一次性转入当期损益,所耗材料的增值税进项税不做转出处理。(四)通过规划合并报表范围调节盈余会计准则对合并报表范围的确定要求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上市公司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可根据下属公司的盈利情况,在编制合并报表时决定该“子公司”是去还是留,即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安排,将原本应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转换成不纳入合并范围的公司,或将本不应纳入合并范围的公司转换成应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上市公司利用合并企业业务也可以调节盈余。对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会计准则规定采用权益结合法,合并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资产和负债,按照合并日在被合并方的账面价值入账,合并利润表包括自合并当期期初至合并日实现的净利润。上市公司有可能在年底突击合并当年经营业绩较好的系统内企业,通过将其利润并入财务报表来拉升上市公司业绩。此外,由于不需要重估购入资产的价值,上市公司通过合并资产价值被低估的企业,并在合并后处置价值被低估的资产来获取资产处置收益。对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会计准则规定采用购买法,购买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商誉;经复核后合并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由于购买方在购买日对作为企业合并对价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购买企业可借此增加利润。利用合并利润表不包含被购买企业前期损益的特点,购买方可以在合并前在被购买方那里储备利润,如被购买方合并前通过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