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期校本培训工作计划.docx
上传人:是你****嘉嘉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3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一学期校本培训工作计划.docx

第一学期校本培训工作计划.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学期校本培训工作计划第一学期校本培训工作计划9篇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的工作又将迎来新的进步,为此需要好好地写一份计划了。相信大家又在为写计划犯愁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第一学期校本培训工作计划,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第一学期校本培训工作计划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根据上级部门工作部署,结合我校教育科研发展的实际,围绕“有效教学”、“素养提升”,积极开展各项培训活动,切实抓好课堂教学,从而在真正意义上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师的专业成长。二、主要内容和基本形式(一)主要内容1、做好校本培训本学期,教科室将与各科室协调,努力做好教师的专业培训活动。主要形式为:专家讲座、课题研究、教师读书交流、集体备课、开公开课等,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并完善活动考核制度,确保活动顺利、有效进行。2、教师学科素养研修活动继续积极开展教师学科素养研修活动,鼓励教师参加省教师平台参加选课,,选派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短期培训、长期培训和学习活动,加大教师培养力度,提高教师专业素养。3、骨干教师培养: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继续开展青年骨干教师培养活动。通过开公开课、撰写论文等多种形式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4、注重教育教学案例、论文评比和指导工作,督促教师积极撰写、修改自己的案例、论文,提高自身科研水平。5、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可以丰富师生人文素养,也可以展现我校“书香校园”的办学特色,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活动以《日有所诵》为读本,面向全体学生,期末考核,努力人人达标,让这些传统美德根植于小学生幼小的心灵,对于丰富学校教育内容。(二)培训形式专题讲座、案例研究、观摩研讨、实践反思、课题研究三、保障措施和预期效果(一)保障措施加强领导,建立组织。1、学校成立校本培训领导小组。由校长陈梁任负责人,教科室主任张丽负责校本培训工作的日常工作和学分管理,由教务处和教研组具体组织实施,以保证校本培训的正常开展。2、做好培训情况记载。包括:参培教师、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时间、授课教师、培训结果等。3、重视培训过程资料的积累。包括:文件、制度、计划、总结、培训教材、培训活动情况记载、考勤登记、考核材料和教师个人培训档案的建立等等。4、经费保障。学校设校本培训专用资金,确保校本培训工作必须的基础性项目建设。(二)预期效果通过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为教师终身教育和可持续成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第一学期校本培训工作计划2一、工作要求:(一)建立校本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组员:校长为第一责任人,领导小组及时督察全校校本培训开展情况,并及时为校本培训的开展建言献策。(二)脚踏实地切实开展校本培训。培训开展要定时间、定地点、定主讲人、定主题。培训实施签到制度。2、备存材料,做好台帐。集体备课活动开展的材料:讨论稿、备课记录、会议记录等由各教研组长分学期保管好、期末交由校教导处统一分类存档。学校开展的培训活动的材料:主讲稿、签到册、会议记录等由教导处保存。3、领导小组每学期至少召开三次校本培训会议:期初、期中、期末会议。及时督察校本培训情况。年度末及时对全校教师的校本培训情况进行统计评价,并有教导处存档评价结果,以备上级部门的检查审阅。二、具体工作(一)集体备课语文组、数学组活动时间安排每周二、周三的午后第三节。计1小时左右。2、综合组安排于每周四午后第三节。(二)教学技能培训、德育培训、信息技术培训以及学校开展的其他培训。因我校全体老师均为住校,所以以上培训安排晚上6:30—7:30,地点:教研组办公室或学校多媒体教室。(三)公开课外出培训活动。公开课:分集体备课的公开课与教师个人的随堂课。集体备课的公开课先经各教研组集体研究后推荐一名教师上课,课后及时评价。教师个人随堂课,听课老师课后与执教老师面对面评价交流。2、外出培训教师要在周前会议传达培训学习收获,起到再次培训的桥梁作用。(四)校内比赛获奖安排校公开课:设优胜奖、鼓励奖。分别予以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并记绩效工资考核分数。2、教学技能比赛活动:设一、二、三等奖。分别予以物质奖励与精神鼓励。并记绩效工资考核分数。第一学期校本培训工作计划3一、指导思想:本学期,依据《xx区教研中心20xx年工作要点》,结合我校“生活教育”特色发展需求和师生现状,以打造具有xx基因的教师专业成长和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为根本,以“基于深度教学的八会习惯养成”为研训主题,以“教师发展学校”为研训基地,整合“四项行动”的推进,坚持研训一体、融合创新,努力建设一支会生活、懂生活教育的生活化教师队伍。二、基本情况分析:我校现有上课教师x人(含编外教师x人),其中x年以下教龄教师x人,教龄x年以上且35周岁以下x人,35至49岁x人(多集中于45岁以上),50岁以上教师x人。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