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工程设计与施工学习教案.ppt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X 页数:63 大小:1.7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防雷工程设计与施工学习教案.pptx

防雷工程设计与施工学习教案.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1、接闪器的设计一般情况下,外部防雷装置可附着于被保护建筑物上。当雷电流流入与防雷装置相连的内部导电(dǎodiàn)部件,可能引起建筑物的损坏(有火灾及爆炸危险的环境的情况)时,应采用独立防雷装置。当雷击点或雷电流经过导体上的热效应可能损坏建筑物或被保护空间内的存放物时,防雷装置导体与可燃材料的间距,至少大于0.1米。避雷针在结构上应满足风压与地震力对针体、塔架的作用;材料选择和连接在使用年限、耐腐蚀方面应满足使用要求,尽可能与被保护物使用年限相当;接闪装置的布置位置(wèizhi)应满足GB50057—1994的要求。防雷装置的设计通常采用滚球法(适合于形状复杂的建筑物)和网格法(适合于平面的保护)。避雷针避雷针是人为设立(shèlì)的最突出的良导体。在雷云的感应下,针的顶端形成的电场强度最大,所以最容易把雷电流吸引过来,完成避雷针的接闪作用。避雷针应考虑防腐(fángfǔ)蚀,除应镀锌或涂漆外。在腐蚀性铰强的场所。还应适当加大截面或采取其它防腐(fángfǔ)措施。顶端形状可做成尖形、圆形或扁形。1.1、屋面(wūmiàn)避雷针避雷针宜采用园钢或钢管制成,其直径不应小于下列数值:针长1m以下:园钢为12mm钢管为20mm针长1-2m:园钢为16mm钢管为25mm烟囱顶上的针:园钢为20mm钢管为40mm(见GB50057-94.第四章)1.2、避雷线20世纪初,在电力系统,为了(wèile)使输电线路少受雷击,采用了在输电线路上方架设平行的钢线避雷的方法。这种架设在输电线路上方的钢线,称之为避雷线。后来在房屋建筑上也推广了这种形式,开始布设在屋脊、屋角、房檐等处作雷电保护,以后这种方式又有所改进。避雷线一般采用截面积不小于35mm2的镀锌钢绞线架设。1.3、避雷带明装避雷带距屋顶面或女儿墙面的高度为10~20Cm,其支点间距不应大于1.5m。在建筑物的沉降缝处应多留出10~20Cm。第一类建筑防感应雷的避雷网格为8~10m。当有超出(chāochū)屋面的通气管道、铁烟囱等均应与屋顶避雷网连接起来。屋顶平整,又没有突出结构(如烟囱等)的建筑物,雷击部位(bùwèi)是有一定规律性的。避雷带就是对建筑物雷击率高的部位(bùwèi),进行重点保护的一种接闪装置。1.4、避雷网利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网做暗装避雷网。它是根据法拉第笼的原理达到雷电保护的金属导电体网络。暗装避雷网是把最上层屋顶作为接闪设备。根据一般建筑物的结构,钢筋距面层只有60~70mm,面层愈薄,雷击(léijī)点碎裂的孔洞愈小。建筑物的防水层和隔热层较厚,结构内钢筋距面层厚度大于200mm,最好另装辅助避雷网。避雷网(带)分明装和暗装两种。明装避雷网(带)一般可用直径8mm的圆钢或截面12×4mm2的扁钢做成。为避免接闪部位的振动力,宜将网(带)支起10~20cm,支持(zhīchí)点间距取1~1.5m,应注意美观和伸缩问题。暗装时可利用建筑内不小于8mm的钢筋。辅助避雷网一般可用直径为8mm或以上的镀锌园钢,网格大小可根据建筑物重要性,分别采用10m10m或20m20m的金属网制成。建筑物顶上往往有许多突出物,如金属旗杆、透气管、钢爬梯、金属烟囱、风窗、金属天沟等,都必须与避雷网焊成一体(yītǐ)做接闪装置。避雷网又分明网和暗网,其网格越密可靠性越好。在非整体结构的建筑屋面上(比如各种材料的瓦屋面),可采用明装避雷网。做法是首先在屋脊、屋檐等到顶的突出边缘部分(bùfen)装设避雷带主网,再在主网上加搭辅助网。1.5、避雷带、网的结构设计避雷带、网一般采用热镀锌园钢或扁钢,其尺寸不应小于下列数值:园钢直径(zhíjìng)为8mm;扁钢截面积为48mm2,扁钢厚度为4mm。安装避雷带和避雷网要注意下面事项:A、避雷带及其连接(liánjiē)线经过变形缝时,应备有100~200mm以上的伸缩余量的跨越线。B、有女儿墙的平顶房屋,其宽度小于24m时,只须沿女儿墙上部敷设避雷带;宽度大于24m时,须在房面上两条避雷带之间加装明装连接(liánjiē)带,连接(liánjiē)带的间距不大于20m时,只在屋檐上装避雷带;宽度大于20m时,需在屋面上加装明装连接(liánjiē),连接(liánjiē)条间距不大于20m。C、瓦顶房屋面坡度为27-35,长度不超过75m时,只沿屋脊敷设避雷带。四坡顶房屋,应在各坡脊上装上避雷带。为使檐角得到保护,应在屋角上装短避雷针或将避雷带的引下线从檐角上绕下来。如果屋檐高度高于12m,且长度大于75m时,要在屋脊和房檐上都敷设避雷带。D、当屋顶面积(miànj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