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岗位大练兵活动方案【精品多篇】【寄语】岗位大练兵活动方案【精品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岗位大练兵活动方案篇一白云一小2014年“聚焦课堂”教师一、指导思想以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和课堂教学能力为主线,以教研组、学科组为基本单位,开展基于岗位、基于问题、基于教师发展需求的学习与研究,全面深化校本研修,着力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与水平,努力为新课程改革服务,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优质的师资保障。二、活动目标1.通过开展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师适应新课程要求的专业能力,掌握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说课及反思、听课议课、课件制作、班级管理等岗位技能。2.通过开展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全面提高教师对细化课程标准、优化课堂教学、优化课内外练习等方面的设计能力,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3.通过开展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立足校本研修,依据《贵阳市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提升实施细则》中“贵阳市教师课堂教育教学能力评定标准”开展系列活动和特色活动,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三、岗位大练兵活动对象、时间、内容和措施(一)对象全校所有在岗的任课教师。(二)时间2014年3月-2014年12月。(三)内容1.教研组:(1)拟定练兵计划结合贵阳市2014年中小学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指导意见、区教育局的教研工作计划及学校本年度的教研、继续教育工作之重心,科学、合理拟定学科教研组的练兵计划。(2)课标及教材的深度研读细化课程标准,深刻把握教材内容,理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科学合理的处理教材,明确教学重点、难点,分析学段内教学内容和目标。落实措施:各年级、学科组通过教培中心组织的培训活动、假期自学研修,每位教师学期初撰写出课标研读体会及教材分析,于每学期的第一个月召开学段或学科的反馈交流会,并上交一份课标研读心得到教研组备案。(3)优化课内外练习每学期组织各年级组、学科组教师分别对任教课程的1-2个章节设计针对本班学生使用的课堂练习和课后练习,年级学科组设计1份半期考试试卷,经组内讨论修订后,供本学期半期考试使用并充实教学资源库。(4)专题的教学方案设计利用自修及研训的方式在学科组内尝试教材小专题的教学方案设计交流。期末以学科组为单位上交一份教材专题的教学方案。教研组、学科组组织本组教师进行贵阳市教师教学设计评价量化细则的深入学习,教师每学期至少选择各自制作最好的5份教学设计(严格按贵阳市教师教学设计评价量化细则规范书写)上交,三月份上交一份,四五月份各上交两位,教研组及时对教学设计的完成情况进行汇总及反馈,便于指导下一阶段的教学设计的书写。(5)主题教学活动的开展本着每一位教师每一学期完成一节公开课的原则(班主任上班会课、实验教师上实验操作课),本学期的主题课堂教学研究活动以年级研讨课、新教师过关课、骨干教师示范课、“说课”或学科课题专题研训等形式开展,辅以年级学科间的随堂听评课活动(要求至少有一位教研组长或行政参加并填写课堂教学能力评价量表)及“教学开放周”(邀请校内外教师、家长或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参与)等形式进行落实。(6)说课及反思活动积极听同学科教师上的课,鼓励教师跨学科听课,严格参照贵阳市教师说课及反思评价量表细则进行课后反思及评价。(7)好书共读,好书共享每个学期在教研组开展读好书活动,期末向组内教师推荐1本好书,并书面阐述推荐理由。2.教师:各位教师在白云一小群中下载个人考评记录表填写相关信息,对照要求开展自身的必练和选练模块的活动,及时对照标准自查、完善。(1)教师必练模块(100分)①表达书写与集体备课能力(10分):钢笔字的书写训练与撰写教育故事结合,要求每一位教师每周用学校下发的专用纸抄写或撰写一篇以上的教育故事,学科组月查;每一位教师要认真思考每一堂课的板书设计,课堂上规范板书,一周至少要上传一次较好的板书照片到学校资源库,室外课的教师到总务处领取小黑板进行日常练习,要求每周有记录,体现练习时间。毛笔字的练习安排在暑期进行。教师需按时、认真、积极参加教研组、学科组的集体备课活动,有活动过程的相关印证资料并纳入教师教育科研的绩效考核。②教学设计能力(20分):包括教材分析、学情(学生)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重难点和关键点的把握、教学方法选择与应用,以及教学过程的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和应用等。③教学实施能力(40分):包括按照教学设计和教学基本规范,组织实施课堂教学,实现教学目标等。④教学评价能力(20分):包括听课说课(从理论和实践层面,阐述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和实施过程);评课议课(运用课堂教学评价的原则、方法和标准,对不同类型的课作出评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等)。⑤教学研究能力(10分):包括教学反思,以及结合课改实验和教学实践,发现和提出问题,应用恰当的研究方法,开展教育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