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_357.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语文教案_357.docx

语文教案_357.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语文教案语文教案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语文教案篇1课文教学目标:1、学会运用读书记号学习课文,理解课文。2、学会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更”,理解7个词语的意思。3、了解成语故事,知道成语的比喻含义。教学重点:如何正确运用读书记号。教学难点:理解更羸为什么能不用箭把大雁“射”下来,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从成语故事中概括出比喻意义。第1课时教学目标:1、明确本单元阅读训练重点,能运用读书记号预习课文。2、通读课文,学习部分生字新词。3、讲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学习“学习提示”。二、揭示课题。1、出示课题,理解“之”。2、故事中的“鸟”是哪一种鸟?三、检查预习情况。1、比较“羸”与“赢”,“嘣”与“崩”。2、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四、学习课文。1、理解“有名的射箭能手”。“有名的射箭能手”,说明更羸不是一般的射箭能手,他射箭技术特别高明,射箭的经验特别丰富,因而很多人都知道他。2、默读第一段,做读书记号,讨论思考题。(1)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边飞边鸣。这只大雁有什么特点?与平时你们知道的大雁有什么不同?(2)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忙往上飞,拍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为什么一听到“嘣”的声响,忙往上飞?为什么飞了两下就直掉下来?指导朗读。3、学习第二段。(1)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2)带着问题自学第二段,做好读书记号。(3)要求学生用上“因为……所以……”展开讨论。(4)更羸的本事到底大在哪里?他不但箭术炉火纯青,更是熟悉动物的生活习性和规律。他能从大雁的飞行速度推断它的健康状况;从大雁的声声鸣叫推断它的快乐忧伤,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使大雁掉下来,不愧是有名的射箭能手。第2课时教学目标:1、感情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2、结合课文,看图想象,复述《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故事。教学过程:1、感情朗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出更羸、魏王的不同语气。(2)分角色朗读。评议中引导学生说说该怎样读,为什么要这样读,从而领会重点词语的含义和人物的内心活动。如:“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把这只大雁射下来。”(很有把握。)“你有这样的本事?”(惊讶,难以置信。)“我可以试一下。”(虽有把握,但很谦和。)“真有这样的.本事!”(吃惊,赞叹。)2、看图复述《惊弓之鸟》。(1)这幅图画的是更羸拉弓前还是拉弓后,为什么?(2)根据课文内容,看图展开想象,复述故事。3、揭示喻意。(1)“惊弓之鸟”什么意思?(被弓箭吓怕过,一听到弦响就十分害怕的鸟。人们用这个成语比喻受过惊吓,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就特别害怕的人,说这种人成了“惊弓之鸟”)(2)你们在电影、电视或读到的故事中看到过这种人吗?(3)小结:有的人受过一次打击,下次就害怕了。这种人必定胆小怕事,经不起挫折,是不可取的。语文教案篇2设计理念:《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是由两封书信组成,一封是张国强写给柯岩老师的信,另一封是柯岩老师的回信。学习这篇课文一是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中提出的成长中存在的问题,提醒学生避免类似问题;二是学习用书信进行书面交流。写回信的书面训练跟这篇课文整合设计在一堂课中,其目的主要有两点:一是提高课堂效率,达到读和写、积累和运用的真正结合;另一点就是为学生深入地思考和交流成长中的问题提供一次真正的机会。教学目标:1、读懂信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2、学习回信的格式、写法。3、在写回信的`过程中感受成长:帮助他人解决问题就是与他人共同成长。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平时交流中常用什么方式呢?(谈话、电话、收发信息,还有书信。)是啊,书信也是一种很好的交流方式,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以书信的形式进行交流的例文,那就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二、学习提示:自己小声读课文,用铅笔划出1、来信中主要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2、在回信中柯岩老师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三、学习思考并讨论国强的问题还有可能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对此有何看法?四、对比着两封书信,你又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对比来信和回信的写法及格式)五、给王虹写回信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时候很多人也像张国强一样遇到一些烦恼常常不知怎样解决,这里知心姐姐给我们转来了王虹的一封来信让我们帮助她跟王虹写封回信,我们能做到吗?请打开课本,看看王虹遇到了什么问题?同桌商量一下该怎样给她写回信。六、自己根据口语交际的情况,写回信。七、交流回信三封。教学反思:本来设计的时候是打算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还有写作教学整合在一起来完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