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七年级历史下册必考知识点总结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一、南北重归统一1、隋朝的建立时间: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杨坚都城:长安2、隋朝的统一时间:589年二、“开皇之治〞隋文帝的总揽措施:①改革制度②开展生产③注重吏治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开展,史称隋文帝的总揽为“开皇之治〞。三、隋朝大运河1、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2022多公里。2、开凿的目的:①加强南北交通②稳固隋朝对全国的总揽。3、意义: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第2课“贞观之治〞一、唐朝的建立时间:618年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都城:长安二、贞观之治1、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2、注重开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3、崇尚节俭;4、任用贤才、虚心纳谏。唐太宗时期,政治比拟清明,经济开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渐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总揽为“贞观之治〞。三、女皇帝武则天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的女皇帝。历史上称武则天的总揽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第3课开元盛世一、开元之治唐玄宗励精图治的表现:〔1〕任用贤才〔姚崇〕〔2〕重视吏治〔3〕崇尚节俭二、盛世经济的繁荣1、农业〔1〕农耕技术的开展:育秧移植培植〔2〕茶叶生产的开展“茶神〞。〔3〕农业工具的改良:曲辕犁、筒车2、手工业〔1〕丝织业〔2〕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3、商业〔1〕著名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2〕唐都长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一、科举制的诞生与完善人物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一、明朝的建立1、时间:1368年都城:应天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1368年秋天,明军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总揽。2、特务总揽锦衣卫成立于洪武年间,由皇帝亲自主持,负责保卫皇帝平安,侦缉官员和百姓言行,不受法律约束,可直接实行缉捕。3、八股取士命题范围:四书五经。答题要求:依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能有个人见解。文体:“八股文〞。三、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1、明太祖的分封藩王2、建文帝削藩3、靖难之役4、明成祖加强君权〔1〕1421年,迁都北京,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操作;〔2〕削藩X;〔3〕增设特务机构——东厂。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一、郑和下西洋1、郑和下西洋的概括人物.第20课明清经济的开展与“闭关锁国〞一、明清经济的开展1、从国外引进的农产品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2、棉纺织业从南方推向北方3、丝织业的开展〔1〕丝织业中心:苏州、南京〔2〕丝织业的规模:南京的丝织业到清代已拥有三万多台织机。4、制瓷业中心:景德镇5、商品经济空前生动〔1〕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北京、南京〔2〕明清的商人以山西的晋商和皖南的徽商最为著名。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最早出现在苏州、松江等地的纺织业中。机户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的雇佣工人。他们之间这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是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三、“闭关锁国〞的X1、清朝总揽者实行“闭关锁国〞X的原因:〔1〕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为压抑、限制民间工商业的开展〔2〕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3〕为抵抗国家的领土主权受西方殖民者的X〔4〕畏惧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总揽。2、“闭关锁国〞的措施:〔1〕清初的禁海X: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擅自出海贸易。〔2〕清朝统一后的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前阶段:放开四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作出严格的限制后阶段:只开广州作为对外通商口岸,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治理贸易。3、“闭关锁国〞的影响〔1〕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肯定的自卫作用。〔2〕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开展;〔3〕限制中外文化交流,阻碍了中国掌握世界先进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使中国落伍了。第21、22课时代特点鲜亮的明清文化一、宏伟的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1、明北京城2、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六千余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