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小学生消防安全知识中小学生消防安全知识篇1学消防知识、创平安校园征集时间7月20日至8月20日参赛对象全国中小学生,分为小学1至3年级、4至6年级、初中、高中四个学段。活动内容及要求(一)活动网址学校安全教育平台(www.safetree.com.cn)(二)活动安排竞赛分为全国、省级两个阶段进行,学生登录竞赛活动页面,先注册再答题,电脑或手机均可参加。试题根据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安全管理与教育专业委员会审定、消防局编写的《中小学消防安全教育读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出版)中的课程进行编写。1、省级竞赛时间为7月20日至8月10日,由各省教育厅、公安消防总队组织本省学生在省级安全教育平台上参加答题。根据竞赛成绩评出省级优胜奖100名(分学段),参加全国比赛。2、全国竞赛时间为为8月15日至8月20日,由各省教育厅、公安消防总队组织获得本省优胜奖的学生在全国安全教育平台上参加答题。根据最终竞赛成绩,评出全国优胜奖3000名,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和消防局公布获奖名单。省级、全国竞赛答题时间分别截止8月10日24时、8月20日24时,系统根据竞赛成绩由高到低分学段自动排名,可查看获奖情况。(竞赛规则详见活动页面)中小学生消防安全知识篇2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消防历史,“消防”一词是二十世纪从日本引进的,是一个外来语。但“消防”的根在中国。日本的文字是从中国的汉字演变而来,汉字早在西晋太康五年(284年)就开始传入日本。“消防”一词不仅字形与汉字完全相同,字义也无差别。一、消防常识学一学1、我国消防宣传日你知道吗?是每年的11月9日。2、火警电话号码"119",正确拨打"119"报警也是需要方法的!发生火灾时,要尽快拨打火警电话报警,拨打时要讲清楚发生火灾的地点和火势大小。3、学生应学会的防火安全自救知识与技能。(家长辅助学习)预防对策:1、学生要劝家长尽量不要在家里吸烟,尤其是不要在酒后和临睡前躺在床上吸烟;2、外出时,临睡前应关闭电源开关及煤气,液化气总阀门;3、家中如果使用大功率家用电器和微波炉,电热器,空调,电熨斗等要错开时间,以防电线过载;4、不要玩火,要远离电器设备;5、节假日如果燃放烟花爆竹,要在规定的区域内燃放;6、电热沐浴器,电褥等使用时要格外小心,最好安装漏电保护器;7、使用电熨斗,电热杯,电吹风等器具必须切断电源后再离开;8、不能用大功率灯泡取暖或烘烤衣服;9、千万不能用明火(火柴,蜡烛等)开启电器(电灯,排风等)查找煤气泄漏,若在夜间闻到煤气,液化气气味时,先打开门窗通气散风后,待气味较少后,再去开灯检查;10、夏季不要将点燃的蚊香贴靠床沿,窗帘放置。家庭应急救护对策:1、发现着火要迅速打火警电话"119",并讲清楚地点,部位;2、一旦火已从阴燃到火苗阶段,要迅速用家中毛毯,被子等物罩住火焰再浇水扑打;3、用脸盆,水桶不断浇水灭火;4、较轻较小物品着火,尽快将它搬到室外灭火;5、炒菜时油锅起火,直接盖上锅盖端离炉灶即可;6、家用电器着火,要先切断电源,设法用水打湿毛毯,棉被覆盖窒息灭火;7、洗衣机失火为家用电器火灾之最,洗衣机不仅要放置在通风散热良好处,更要细查常查电源引线磨损老化程度;8、电视机着火,人要站在电视机侧后面,以防显像管爆裂伤人;9、煤气,液化气灶着火,要先关闭阀门,再就近用衣物浸水后盖住,然后浇水扑打;10、救火时门窗要慢开,以防风助火势;11、救火时若有可能要将液化气罐及时疏散到安全地点;12、发生火灾自行扑灭的也要向公安消防部门报告,以便查明原因,吸取教训。对中小学生而言,假如你的周边一旦发生火灾,消防部门建议同学们首先要做的是尽快逃离火场,就近叫人或报警。应急条件下的迅速逃生也是重要的减灾方针:1、平时要考虑好几条不同的`逃生路线;2、火灾时不能钻到阁楼,床底,大橱柜内;3、火势不大时,要披上浸湿的衣服向外冲;4、不要留恋财物,要尽快逃出现场,已成功逃出切不可再跑回去取物找人;5、在浓烟中避难逃生要放低身体,最好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向安全出口俯身行走或匍匐前进,不能往烟大的有火的地方去,千万不要乘坐电梯,要走安全通道;6、若身上已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7、生命受威胁时,楼上居民不要盲目跳楼,可用绳或床单撕成条状连结起来,并紧拴在门窗框上滑下;8、若逃生之路被火封锁,在无奈的情况下,退回室内,最好在卫生间关闭门窗,不断向门窗浇水;9、充分利用阳台,天窗等进行自救;10、住在高层建筑的居民被火围困时,要赶快向室外抛沙发垫,枕头等小物品,夜间则打手电,发出求救信号。中小学生消防安全知识篇3本月阅读了《中小学生消防安全知识读本》(小学低年级)。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火,只要我们善加利用,火就会成为我们生活的好帮手,但是如果使用不当,它就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严重的灾难,甚至危及生命。据调查,我国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