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经验:零申报有风险企业所得税零申报风险更甚.doc
上传人:一吃****海逸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会计经验:零申报有风险企业所得税零申报风险更甚.doc

会计经验:零申报有风险企业所得税零申报风险更甚.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零申报有风险企业所得税零申报风险更甚各位小伙伴们,还记得《别拿零申报不当回事,小心这些风险》么?那么好啦,今天我会再次强调零申报的风险,你当提醒也好,警告也罢,反正专项检查马上就要开始了,莫要贪图一时方便而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所以请纳税人仔细阅读下文,对照检查,以免自误。先看看纳税人后台提问!@小妖我是一家小规模查账征收纳税人,每个月销售额都在30000以下,增值税申报的时候我在申报表上都填写0,有问题吗?@风清烈税务机关每季度都在我存的银行卡上扣3000元的税款,昨天接到电话说我要去地税缴纳城建税,肿么回事?不是都扣税了吗,还交虾米?@百毒不侵我们企业每月增值税都如实申报,由于企业负担大且亏损较多,因此在企业所得税申报的时候,为了避免麻烦,会计都进行了零申报,有问题吗?@嘟嘟小潴如果有收入,但是还是进行零申报,有什么后果,求普及!小税告诉你,要解决问题,首先要了解零申报定义!先看其他税种零申报定义1.按照《国家税务总局流转税管理一司关于印发的通知》(国税流一函〔1997〕2号)最早对增值税零申报进行了定义,即零申报,是指一般纳税人的纳税申报既无销项税额也无进项税额,应纳税额为零。2.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合理简并纳税人申报缴税次数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6号)的规定随增值税、消费税附征的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免于零申报;那企业所得税有零申报的说法吗?2008年两法合并后新的企业所得税法中,有零申报企业的认定概念吗?小编经过认真查找,发现在税务机关内部对汇算清缴数据的分析上,一直都有这方面的数据统计:《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汇总统计表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190号)的附件: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汇总表及填报说明上,就有对零申报企业的统计。▲有图有真相《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汇总表》为税务机关内部统计的一张报表,但请各位纳税人看看第八项(零申报企业户数),按照编制说明的口径即是:纳税人申报的年度申报表所有报表为零空表的企业。实践中有的税务机关对报表虽有数据,但对纳税调整后所得为零的企业也会认定为零申报企业。因此长期零申报企业的名字可能已经纳入重点核查库之中,而你却一无所知,当检查来临时才发现悔之晚矣。为什么会出现零申报,原因如下情形1:工商登记改革后,市场主体办理了营业执照,但由于存在未能取得相关部门审批或者尚不确定从事何种经营行为等多种原因,较长时间没有发生经营行为的情况增多,导致出现零申报。情形2:纳税人开业后处于筹建期,但并不意味着纳税人可以随意申报,先看看相关政策:《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税务事项衔接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98号)关于开(筹)办费的处理:新税法中开(筹)办费未明确列作长期待摊费用,企业可以在开始经营之日的当年一次性扣除,也可以按照新税法有关长期待摊费用的处理规定处理,但一经选定,不得改变。企业在新税法实施以前年度的未摊销完的开办费,也可根据上述规定处理。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企业所得税法若干税收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79号)文件的规定企业自开始生产经营的年度,为开始计算企业损益的年度,企业从事生产经营之前进行筹办活动期间发生筹办费用支出,不得计算为当期亏损,应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税务事项衔接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98号)规定执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若干税务处理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5号)关于筹办期业务招待费等费用税前扣除问题: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与筹办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可按实际发生额的60%计入企业筹办费,并按有关规定在税前扣除;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可按实际发生额计入企业筹办费,并按有关规定(国税函[2009]98号第九条)在税前扣除。因此,纳税人一定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申报。情形3:成本费用>收入合计,纳税人为避免麻烦,感觉反正都是亏损,即使有收入也违规进行零申报。情形4:当期存在收入,但为了偷逃税款,进行涉嫌虚假零申报。那么四种情形,税务机关怎么看?对于第1种情形,税务机关告诉你,不要担心,零申报属于正常申报。对于第2种情形,税务机关告诉你,企业处于筹建期的,应按相关政策规定进行费用归集和税前扣除,准确判断筹办期结束时间,正确进行申报。对于第3种情形,税务机关告诉你,你的行为是错误的,因为你的处理可能会将亏损人为转移到以后年度申报,造成人为延长亏损可弥补期间,可能会承担不利后果。对于第4种情形,税务机关告诉你,你出大问题了,你的行为涉嫌虚假申报,造成少缴税款的,还涉嫌偷税,那么只能对你表示呵呵了。看看税务机关如何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