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案参考——瓷器的故事.docx
上传人:Ch****49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2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案参考——瓷器的故事.docx

2022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案参考——瓷器的故事.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案参考——瓷器的故事瓷器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独创的创造之一。中国制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商代。制瓷工艺是在制陶工艺的根底上创造的。瓷器与陶器的烧制过程非常相似。但瓷器与陶器却有着本质的区别。瓷器的坯料是高岭土〔也称瓷土〕、正长石和石英混和而成的,胎表还要施一层有玻璃质的釉,然后在1200度左右的高温下焙烧,成品质地坚硬、吸水率极低、敲击能发出清脆的金属声。陶器的坯料一般是粘土,胎表多不施釉或施有低温釉,焙烧的温度在700度到800度之间,少数陶器可到达1000度。陶器的质地不如瓷器坚硬,吸水性比拟强,敲击时发出的声音不清脆。从考古发现的材料看,商周遗址中出土的青瓷器皿有瓮、罐、瓶、尊、碗、豆等等。它们是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原始青瓷。从此以后,制瓷工艺逐步开展,由青瓷开展到白瓷,再由白瓷开展到彩瓷,唐代青瓷开展到顶峰。唐末诗人陆龟蒙曾用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诗句来形容越窑〔今浙江绍兴〕青瓷动人的色泽。唐宋时期,白瓷也开展到顶峰。唐宋文人是用类银、类雪、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罄等语句来赞美白瓷的。明清时期,彩瓷开展起来。明代的青花瓷、斗彩和清代的素三彩、五彩、珐琅彩,都饮誉中外。1610年,有一本名为?葡萄牙王国记述?的书,赞美中国瓷器说:这种瓷瓶是人们所创造的最美丽的东西,看起来要比所有的金、银或水晶都更加可爱。上面我们极为简略地回忆了中国瓷器的开展史,下面我们讲两个瓷器的故事。在200多年以前,北欧的瑞典王国有个地位显赫的贵族,他酷爱中国的彩绘瓷器,因此不惜重金派遣专人万里迢迢到中国来定做瓷器。他为了显示自己高贵的地位,严格地按照贵族等级的标准预先绘制了成套的图案,要求中国工匠必须依照他的图案烧制彩绘瓷器。他派遣的人乘帆船在海上漂泊了好几个月才到达中国,不幸的是携带的制瓷图案被海水浸湿了,周围渗出一圈淡淡的水痕。中国工匠接到图案后,发现了上面的水痕,但由于无法核实这水痕是否是作者的本意,只好忠实原作,把水痕也当作图案的组成局部烧制在瓷器上。这位贵族收到成品后,起初有些不快乐。他认真地拿成品跟原稿核对,才惊奇地发现瓷器上水痕的成因,情不自禁地赞叹中国制瓷工匠的技艺高超绝伦。这个消息不胫而走,前来欣赏的人络绎不绝。这件由于误会造成的瓷器成了极为绝妙的珍品,如今它已经成为瑞典无价的国宝,也是中瑞两国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的物证。中国的瓷器驰誉全世界,到处受到人们的喜爱。17、18世纪,在欧洲市场上,中国的瓷器用黄金一样贵重。那个时候,欧洲人对瓷器的认识简直可笑。当时有一种薄如蛋壳的脱胎瓷器传入欧洲。这种瓷器既薄又轻,光鉴照人。特别透明。于是有一位法国作家,装成行家,竟然神乎其神地吹嘘说中国瓷器是用蛋壳、贝壳制造的。欧洲的王公贵族为了满足强烈的占有欲,发狂地逼迫骗人的炼金术士给他们仿制中国瓷器。在18世纪初,法国人还只能制造含有大量玻璃质的强度很低的软质瓷器。半个世纪的光景过去了,仿制质地坚硬、素肌玉骨、绚丽多彩的中国瓷器的工作毫无进展。于是,一个叫奥里的神父,竟然派遣一个叫安特略可的传教士到中国江西景德镇去盗窃中国的制瓷技术。在景德镇,安特略可装成传教的使者,整天出没在窑场中,到处乱窜,搜集技术情报。1712年和1722年,他通过两封长信,把景德镇制瓷原料高岭土和瓷石的使用情况及整个工艺过程,都原原本本地告诉给奥里,并且偷走了高岭土和瓷石的实样。这样,在安特略可到中国20多年之后,法国才制造出真正的瓷器。内容总结〔1〕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案参考——瓷器的故事瓷器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独创的创造之一〔2〕从考古发现的材料看,商周遗址中出土的青瓷器皿有瓮、罐、瓶、尊、碗、豆等等〔3〕唐宋文人是用类银、类雪、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罄等语句来赞美白瓷的〔4〕明代的青花瓷、斗彩和清代的素三彩、五彩、珐琅彩,都饮誉中外〔5〕特别透明〔6〕于是有一位法国作家,装成行家,竟然神乎其神地吹嘘说中国瓷器是用蛋壳、贝壳制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