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期末复习计划期末复习计划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长,是时候写一份详细的计划了。相信大家又在为写计划犯愁了?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期末复习计划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期末复习计划篇1复习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它不仅使所学知识系统化,而且加强了对知识的理解、巩固与提高,也可弥补知识的缺陷,使基本技能进一步熟练。临近期末,为了有效地进行复习,特制定本计划。一、复习目标1.巩固知识、强化记忆。通过复习,把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使学生进一步熟悉理解课本上的科学知识。2.温故知新、拓宽加深。在复习过程中要通过知识的内在联系,把零散的、片断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更全面,达到横向拓宽知识,纵向深化知识的'目的。3.发展能力、综合提高。在复习过程中,通过教师的示范、指导和启发,使学生的概括和整理知识的能力、记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习科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都有较大提高,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能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以致用。二、复习措施1.知识归类,形成体系对复习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形成比较科学的、易于复习的体系,向40分钟要质量。2.注重基础对于基础知识,要让每一位学生掌握好,要争取在基础知识上不丢分,不失分。3.精讲精练训练题要精选、具有灵活性,注意学生自主思考与练习实践相结合。4.学习方法训练在平时加强对学生一些学习方法的训练,如思考、表达、实践等等。5.因材施教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方法,优生要强化训练,中等生要培优,学困生要进行个别辅导。6.复习方法:采用单元和专题相结合的方法。三、保障措施1.加强复习的计划性。我先根据要复习的内容和复习课时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详细地写出复习课教案,并注意复习内容的系统性,把已学的知识系统进行归类。2.注意复习课的针对性。我把复习重点放在学生的难点,弱点上以及常易出错或失误的内容方面上,努力做到有的放矢。把一般复习和重点复习结合起来。通过一般复习重复已学的内容,帮助学生记忆。而重点复习则针对学生容易混淆或感到困难的项目进行重点讲解并着重进行复习性练习,。3.课堂上坚持精讲多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努力使“重复”变为生动积极的“再现”,寓能力培养于整个复习过程之中,切忌教师“垄断”复习课堂。四、复习安排1.知识回顾:分单元内容进行复习。2.专题训练:(1)基础知识训练:侧重一些概念,试验及其结论。(2)解决问题训练。3.测验讲评:出一些综合类试卷,检测学生的复习情况。4.针对练习:查漏补缺,针对学生暴露的一些问题,再一次补充复习。期末复习计划篇2一、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二、复习目标因为复习课所学的知识内容都是学生已经学过的,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来说缺乏像新授课那样的新鲜感。但由于学生原先在各节课里获得知识是零散的,因此,只是整理自然就成了复习课教学的核心之一。而不同学生已有的`知识认构是由差异的,他们对知识的建构的方式也是千差万别的。通过自主学习,彰显学生的主体性,在这个过程当中引导学生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整合,沟通内在的联系,让学生亲历知识复习的过程。通过比较、辨析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网络,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活动的体验。三、所教年级学情分析所教年级是三年级。通过复习,使学生熟悉所学内容,查遗补漏,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整理,从中培养学生分析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的能力以及信息的收集和整理的能力。四、复习内容及重、难点:复习内容1.生命体的基本特征(如需要水、空气、食物,能生长、繁殖,会死亡等)2.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有生命和没有生命的两大类3.常见植物的名称4.常见植物生长的环境5.常见植物形态方面的一些特征6.植物的共同特征7.常见动物的名称、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8.动物的共同特征9.比较动物和植物的异同10.比较动物和人的异同11.比较动物、植物和人的异同复习重点:1.归纳生命体的共同特征,明确它们之间的包含关系2.按照不同标准给动物分类复习难点1.通过实验了解纸、纺织材料、金属的性质,科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能够根据实际,选择可以研究的问题2.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五、复习方法和策略1.认真复习《书后课堂练习》。2.至少认真翻阅科学书两次以上,记住其中的实验(所用材料、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还有书中出现的结论性的句子。六、复习进度的安排:1课时------第一单元的复习1课时------第二单元的复习1课时------第三单元的复习1课时------学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