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安监局职业卫生监管工作要点-推荐通用稿安监局职业卫生监管工作要点我寄语:下面是我们的我为大家整理的安监局职业卫生监管工作要点,请大家参阅!20xx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县职业健康监管工作要深入宣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以“一体化”监管措施为抓手,强化宣传教育培训、“三同时”事中事后监管、危害项目申报、危害因素检测、职工健康监护等基础工作,深入开展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治理,全力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努力减少职业病发生。一、工作目标(一)重点行业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率80%以上,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率75%以上,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率85%以上,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职业健康培训率90%以上。(二)加强监管,确保全年不发生群体性职业病危害事故,重点企业不新增职业病病人。(三)督促职业病危害用人单位加强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管理,职业病危害岗位职业健康体检率达90%(其中高危岗位新上岗人员职业健康体检率达100%);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建档率达90%。(四)加强职业健康防护设施、设备和个体防护用品的检查和管理,确保防护设施、设备有效使用率达90%,个体防护用品符合标准,正确使用(佩戴)率达100%。(五)督促全县职业病危害用人单位开展好职业健康安全基础建设,巩固10家重点企业职业健康安全基础建设成果。(六)全县石材加工企业全部完成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和现状评价工作。(七)突出非煤矿山、水泥制造、石材加工、木质家具制造、建材生产等重点行业(领域)开展职业健康专项整治,整治覆盖率达90%,重点行业整治覆盖率达100%。二、工作重点(一)持续推进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申报工作各乡镇、县级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申报工作,抓紧开展申报清理排查工作,查漏补缺,督促指导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企业及时如实申报;已经完成申报的,要做好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健康监护、教育培训等工作,完善填报数据后进行变更申报,推进申报工作再上一个台阶。(二)严格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审查工作各乡镇、县级相关部门要加强宣传教育,采取检查、督查、指导企业认真贯彻执行建设项目职业健康“三同时”管理规定,协助建设项目职业健康“三同时”工作审查。一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进一步规范程序、简化流程、严格时限、提高效率,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二是加强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监管,特别是职业病危害严重项目施工过程监管,落实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职业病防治责任,控制和减少建设项目施工期职业病危害;三是转变职能,突出重点、集中精力,确保建设单位依法履行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法定义务,对不履行法定义务、“三同时”走过场、甚至欺骗监管部门的建设单位,按照“一体化监管”要求依法严肃追究法律责任。(三)继续深化职业危害专项治理工作一是巩固和深化水泥制造和石材加工行业粉尘危害治理,及时组织开展“回头看”,重点推进水泥生产企业包装和装车两个环节的技术升级改造,实现自动化生产,推进石材加工企业提升机械化水平,加快淘汰干法作业;二是坚持问题导向,针对石材加工厂、家具制造行业和包装印刷行业规模小、作业环境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水平低、职业病危害严重、接触人员多等特点,深入开展专项治理工作。(四)大力推进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工作以检测、评价工作为重点,探索开展小微企业职业卫生“合检并评”,全县石材加工厂要全部完成职业病危害检测和现状评价,通过“以评促建、以评促改”,推动企业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治理工作机制,加大职业病危害隐患排查整治力度。(五)落实“一体化”监管措施按照县安委会《**县职业卫生与安全生产一体化监管实施方案》(**安委20xx1号)要求,将职业卫生与安全生产工作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考核、一起奖惩,做到八个“一体化”,不断加强职业卫生安全监督执法。(六)全力推进基础建设工作一是建立职业病防治工作长效机制,从责任体系、规章制度、管理机构、前期预防、工作场所管理、防护设施、个体防护、教育培训、健康监护、应急管理等10个方面,开展职业卫生安全基础建设工作;二是培育一批先进典型,特别是树立一批小微型企业先进典型,利用典型引领推动职业卫生安全基础建设活动的开展,督促职业病危害严重企业逐步达标。三、工作措施(一)高度重视职业卫生监管工作。职业卫生工作事关广大劳动者的生命健康权益,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也是新形势下安全生产工作重要内容。全县职业卫生形势不容乐观,监管面广、任务繁重、社会矛盾不容回避等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当前,各乡镇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开展很不平衡,部分乡镇对职业卫生监管认识不足,在安全生产检查中淡化职业卫生检查,职业卫生监管存在无力、滞后现象。部分用人单位对职业卫生工作抱有侥幸心理,积极性、主动性不强。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