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6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pdf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卷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成绩________卷面:100分测试用时:120分钟一、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在答题卡上涂黑.......(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嗜.好(qí)压榨.(zhà)眼脸.(liǎn)谴.责(qiǎn)B.绰.号(chuò)姓蔺.(nìn)廉.价(lián)抵御.(yù)C.擅.长(shàn)输赢.(yínɡ)堡垒.(lěi)衣冠.(ɡuān)D.梭.子(jùn)瞌.睡(kē)执拗.(niù)间.谍(jiān)2.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蔽”字共十四画,第八画是“丨”.B.“削皮”“削价”“削弱”中的“削”字都读“xuē”.C.“奶”“乃”“扔”读音相同,字义不同.D.“协”“臣”“延”三个字的笔画数不一样.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讯期懒惰廉结挽留B.丝豪召唤附冲勤恳C.传播利益诚意平衡D.机智允诺维独落慕4.下列词语中,与其它词语不是同类的是().A.举世闻名B.处心积虑C.兴高采烈D.足智多谋5.下列有关查字典的表述不正确的一组是().A.“典”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八”部,再查六画,“盛典”中的“典”是典礼的意思.B.“束”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一”部,再查六画,“束缚”中的“束”是捆绑的意思.C.“疆”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弓”部,再查十六画,“疆土”中的“疆”是边界的意思.D.“辈”字用部首查字法只能查“非”部,再查四画,“前辈”中的“辈”是指人的一生.6.下列句子中有关引号的用法,正确的一项是().①表示引用②表示讽刺、强调③表示特殊含义④表示特定称谓⑴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⑵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⑶原来地道里每隔一段就有个很窄的“孑口”,只能容一个人爬过去.⑷你这个将黑说成白的人可真“了不起”!A.③①②④B.②①④③C.③①④②D.④①③②7.下面有关提高阅读速度方法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为了提高阅读的速度,我们要集中注意力,允许回读.B.我们要掌握扩大视角的方法,尽可能连词成句地读课文,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C.快速默读时,要结合文章段落特点,抓住关键语句迅速把握课文内容.D.快速默读时,我们要带着问题读,及时概括语句的意思,做积极的阅读者.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他喜欢一个人在平静的环境里看书.B.早晨,金灿灿的太阳光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C.松树屹立在陡峭的险峰上.D.万里长城和故宫博物院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名胜古迹.9.下列句子中,对修辞手法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比喻)B.你无法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示笑容.你无法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无法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无法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力.(排比)C.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记呢?(反问)D.工人叔叔吼一吼,地球也要抖一抖.(夸张)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民间故事作为一种口头艺术,一般有固定的类型和重复的段落,这是为了在讲述中方便记忆,同时加深听众的印象.B.《搭石》借助对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等几个生活画面的细致描写,赞美了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美好品质和淳朴民风.C.《白鹭》是许地山写的.课文描写了白鹭的外形和觅食、栖息、飞行时的美,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D.《少年中国说》说明了“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前途和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繁荣富强的热切期盼,激发中国少年要发愤图强,勇挑建设祖国的重任.第二卷非选择题(请........在答题卡上作答)二、按要求写句子.(共8分)11.高粱成熟了.(改为拟人句)(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熙熙攘攘(用具体的情景把成语的意思描述出来)(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根据不同的要求,用“温和”造句.(4分)形容气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容性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诗文默写.(每空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