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法指导教案.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学法指导教案.docx

学法指导教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学法指导教案第一篇:学法指导教案课题语文学法指导课型学法指导课重点: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书写规范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广泛阅读的习惯,朗读背诵的习惯,反复修改文字的习惯。难点:平时落实,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教学目的(知识能力、德育的目标要求)1、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2、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明确语文在高考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3、使学生认识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一、学生谈对语文学科和语文学习的认识1、是否喜欢学习语文,理由是什么。2、小学和初中语文学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怎样才能学好语文。3、喜欢什么样的语文老师和语文课。二、老师谈语文学科的重要性1、在高考中的重要地位。2、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能说会写,培养性情、气质、综合素质。三、怎样才能学好语文1、重视字词句等基础知识的落实。2、重视阅读和写作。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养成书写规范的习惯书写规范主要指字体端正,字迹清楚。不写繁体字,不写简化字。这方面有两种情况:写字基本功较好的,应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在字体端正清楚基础上,力求把字写美观。基本功差一点的把字写清楚就行了。既不要继续卖弄,写得龙飞凤舞,也不要自惭形秽,羞羞答答。(二)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中学生应有的工具书至少包括新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简明古汉语词典,汉语成语词典,它们不仅能帮助我们解决预习和课外阅读时遇到的困难,还能让我们懂得许多文学文化历史等方面的知识,特别是成语,每个成语几乎都包括了一段故事,懂得了哪个故事,也就掌握了那个成语。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看,已超出课本选取范围越来越来大,难度也有所增加,所以经常翻字典就尤为重要了。(三)养成广泛的阅读习惯语文水平的高低与是否重视课外阅读有很大关系。实践证明:语文成绩优秀的学生,往往是阅读广泛的学生。(四)养成朗读背诵的习惯宋代朱熹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人学习就十分重视读,让学生老老实实地去抄、去读、去背,熟读是基础、成诵是关键。在成诵之后,那些储蓄在大脑中的信息才能变成自己能随时驾驭的知识,迅而形成语文能力。(五)经常练笔的习惯单靠老师每周一作,未免次数太少,不能收到充分的效果。“自己有了意思,情感便能动手写出来这是学习上必要的习惯。应随时动笔写日记写笔记,写种种自己想写的东西。(六)养成反复修改文章的习惯一切大文章家、大作家都十分重视个性托尔斯泰说:“写作而不加以修改,这种想法应该永远摈弃,三遍四遍……那还是不够的。”传说,宋代的欧阳修写文章,最初也写不好,后来他看到韩愈文章的原稿改得一塌糊涂,才恍然大悟。从此很注重修改文章。可见最优秀的作家要写出好文章也离不开修改。板书提纲:1、书写规范2、查工具书3、广泛阅读4、朗读背诵5、经常练笔6、反复修改文章的习惯课题语文学法指导课型学法指导课作文导学训练点:抓住特点描写景物。教学目标:学会观察生活,初步掌握写景的一般方法。重点:如何抓住特点描写景物。题目:仔细观察周围的景物,抓住景物的特点,写一篇文章。课前准备:打印教案、学案制作多媒体课件训练时数:一课时教学策略:课前布置学生选择一处熟悉的景点,细心观察,收集写作素材。运用多媒体教学,通过示例分析和引导合作训练,使学生掌握抓住特点描绘景物的一般方法。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分组讨论、质疑和探究,然后各小组之间进行互动,使学生形成清晰的作文思路。导写过程:一、导入激趣只要提到百草园,同学们都会想到鲁迅笔下的“高大的皂荚树”、“光滑的石井栏”、肥胖的“何首乌”,“碧绿的菜畦”。为什么名家能把看似平常的景物写得如此优美,让人赞不绝口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生自学课本147页知识短文“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解决下列问题:(小组讨论交流后,师生互动,结合本单元所学名篇佳作,及自己的写作经验,总结归纳出抓住景物特征描写景物的一般方法。)1、描写景物要抓住特点,景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景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形状、颜色、质地以及音响、气味等方面。2、如何抓住特点描写景物?[1]观察和描写景物,要注意选择好观察点,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观察景物的方法大致有四种:(a)定点观景。观察点固定,观察的景物固定。(b)动点定景。从不同的位置和角度观察某一种景物,正如苏轼所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c)移步换景.指随着立足点的移动,观察的对象或同一对象的角度也不断变化,这是游记散文常见的写法。描绘景物时要按一定的顺序,常见的顺序有:(a)空间顺序、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等。(b)时间顺序如写《日出》,可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写。(c)逻辑顺序(先整体后局部)[2]观察和描写景物要多方面去发现和感知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