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类球坐标型混联机器人静刚度建模理论与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题目:一类球坐标型混联机器人静刚度建模理论与方法研究一、研究背景和意义混联机器人是由多个机构组成的系统,包括运动机构和定位机构。它具有机械刚度高、定位精度高、自由度多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医疗手术、航天等领域。针对混联机器人的建模和控制是研究的重点,其中静刚度建模是混联机器人控制的基础。球坐标型混联机器人是一种典型的混联机器人,具有球形关节连接机构和多自由度运动机构。其建模和控制是现代机器人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因此,对球坐标型混联机器人静刚度建模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二、研究目标和内容研究目标:针对球坐标型混联机器人的结构特点,建立其静刚度模型,为混联机器人的控制提供基础理论和方法。研究内容:1.分析球坐标型混联机器人的结构特点和运动规律,探究其静刚度建模的方法与理论。2.研究球坐标型混联机器人各个机构的刚度特性,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3.建立球坐标型混联机器人的静刚度模型,包括各个机构的刚度模型、联接关系和坐标变换等。4.实验验证静刚度模型的正确性和可行性,为混联机器人的控制提供基础理论和方法。三、预期成果1.利用理论方法建立了球坐标型混联机器人的静刚度模型,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和适用性。2.验证了静刚度模型的正确性和可行性,为混联机器人的控制提供基础理论和方法。3.提出混联机器人控制的新思路和方法,拓宽了混联机器人研究的方向和深度。四、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研究方法:文献调研、理论分析、模型推导、模拟仿真、实验验证。2.技术路线:(1)对球坐标型混联机器人的结构特点和运动规律进行分析和研究。(2)采用数学方法建立球坐标型混联机器人的静刚度模型。(3)进行数字仿真和实验验证,验证静刚度模型的正确性和可行性。(4)总结研究结果,提出混联机器人控制的新思路和方法。五、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问题:球坐标型混联机器人具有结构复杂、自由度多、控制难度大等问题,导致其静刚度建模存在困难和复杂性。解决方案:采用数学方法和数字仿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利用数学建模和仿真验证的手段对混联机器人进行建模和分析,提出新的静刚度建模方法和理论,为混联机器人控制提供基础理论和方法。六、研究进展和计划目前已完成球坐标型混联机器人的结构分析和运动规律研究,初步建立了各个机构的刚度模型。下一步将重点研究球坐标型混联机器人的静刚度模型。具体计划如下:第一年:针对球坐标型混联机器人的结构特点和运动规律进行研究,建立各个机构的刚度模型。第二年:研究球坐标型混联机器人的联接关系和坐标变换,建立静刚度模型。第三年:实验验证静刚度模型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总结研究结果并提出展望。七、参考文献[1]Liang,X.M.,Feng,G.,&Tsai,L.W.(2014).ConfigurationanalysisandsimulationoftheXi-rayCTscannerwithhybridkinematic3T3Rparallelplatform.MechanismandMachineTheory,77,51-70.[2]Zhen,L.,Jin,H.,Chen,P.,&Zhang,J.(2017).Anewdesignofparallelrobotforendoluminalintervention.MechanismandMachineTheory,110,30-45.[3]Fang,Y.,Xie,S.,&Yan,H.(2018).Faulttolerantcontrolofparallelkinematicmachinetoolwithredundantactuators.PrecisionEngineering,54,75-82.[4]林云晶,韩水京,郭茜,等.混合力/位置控制下的工业机器人动力学模型研究及仿真[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8(1):13-18.[5]吴瓯,王文吉,王健,等.基于分布式控制的混联工具机轨迹规划及仿真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2018,40(09):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