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浅析从电力系统运行角度看需求侧管理论文浅析从电力系统运行角度看需求侧管理论文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大家都有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很是熟悉吧,论文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浅析从电力系统运行角度看需求侧管理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论文摘要:论述需求侧管理作为电力系统中一种常规运行手段的可能性和要求。首先讨论了DSM用作电力系统运行备用、事故备用以及经济运行的技术要求和必须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电力系统运行角度对DSM的评价标准。结论表明DSM要作为常规的系统运行手段,还存在经济、技术和机制上的一些障碍,需要认真解决。论文关键词:系统运行系统备用事故备用需求侧管理需求侧管理(DSM)从系统运行角度看,可作为通过计划、监视、控制用户的用电,使得用户改变其用电模式和用电水平的管理和控制过程。主要可分为间接的用户侧管理和直接的用户侧管理两大类。间接用户侧管理,主要是指通过经济、技术和法律等手段来推动节能节电工作,从而间接地减少用户侧电力和电能的需求和消耗。直接用户侧管理是指各种直接对用户实施的负荷管理措施,如直接负荷控制、可中断负荷和其他负荷管理措施。一、需求侧管理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从运行角度讲,需求侧管理的某些手段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作为电网运行的手段,如作为系统备用、作为错峰/避峰、作为系统紧急减负荷等。这些不同的应用对DSM的要求是不同的,下面分别讨论。(一)DSM作为系统备用1、作为系统响应性备用一般来说电力系统的负荷波动可以分为几类,其中一类是波动周期在秒级的随机波动。常规情况下,这类波动主要由发电侧的一次调频功能来平衡。如果想通过对负荷侧的即时调节来平衡,DSM的响应时间必须与发电机一次调频系统的响应时间相当。由于现实中很难有这样可以迅速调节的负荷,DSM目前不大可能在系统运行中作为响应性备用。2、作为系统运行备用为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一般来说,系统在任何时候都需要有超过当前负荷的运行备用容量,备用容量的大小与系统的负荷水平和装机状况有关。旋转备用的响应时间应在10min以内,因此只有那些在调度员控制(或调度)下,在10min以内就可以达到负荷控制目标的DSM才可以作为运行备用。(二)DSM作为事故备用电力系统是一个各环节紧密关联的复杂系统,各种不可预测的紧急状况经常发生,主要有:(1)系统突然失去部分发电出力时的发电容量短缺;(2)输配电设备故障造成局部输变电容量不足和过载;(3)无功或电压不足;(4)互联系统中需要对外事故支援。在发生以上紧急情况下,运行部门除了采用调整剩余机组出力和电网接线方式的常规措施外,还可考虑通过DSM来削减本系统内有功/无功出力来迅速缓解紧急状况。如果采用DSM作为系统事故备用的手段,就必须要考虑和解决有关的经济、技术问题:1、与一定数量的用户签定“可中断合同”,确定可中断电价。2、启动DSM用于缓减紧急状况的先后顺序问题(要与购买事故备用相比较)。3、预测DSM实际可能达到控/限负荷的大小和比例。4、启动所需要的时间(必须是瞬时或几分钟内可控的)。5、确定用于事故支援的对象、容量及条件。(三)作为削峰、错峰手段DSM作为经济性削峰/错峰措施时,由于其使用时机和时段的不同,经济效益也是不同的。主要效益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压减年度或季节性高峰负荷水平,从而推迟或削减新的投资(发电或输配电。2、压减周或日高峰负荷从而避免使用或采购高价电。3、调整日负荷曲线的形状,以适应受约束的可调容量。削峰、错峰手段不但可使电网和发电公司获得明显效益,用户也可以避开高峰时用电从而避免高峰电价的支出。有研究报告表明,在美国需求侧管理项目的平均移峰成本约为30美元/KW,而其发电的投资成本高达500美元/KW以上。但在实际运行中,要将DSM用于削峰/错峰也必须事先明确或解决以下问题:(1)如果DSM是通过合同的形式确定的,必须先确定合同的主体,即明确谁和用户签定合同。(2)什么情况下(经济指标)运行部门可以启动DSM来执行削峰、错峰。(3)如何保证运行部门得到准确和足够的DSM可执行削峰、错峰信息。(4)事后的检查、验证及分析。二、从系统运行角度评价DSM的主要标准从电力系统运行角度来评价DSM和从经济角度的评价标准是不同的。概括起来讲,需要从以下方面来考察DSM的.作用。(一)可控性。当DSM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应用时,运行人员可以对DSM直接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且一般要求被控用户不能覆盖DSM的指令以确保可控。(二)可用性。指随时投入使用的能力。如果将DSM作为电力系统运行的一个常用手段,必须保证DSM随时可用,并保证具备一定数量的可控负荷。(三)可监视性。指运行人员可直接监视参与DSM的负荷的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