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及健康教育的护理体会目的:观察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及健康教育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方法:对19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康复训练、饮食指导、健康教育及用药指导。结果:2个月后生活能自理的120例占62.50%;需要他人帮助的35例占18.23%;需要较多帮助的25例占13.02%;生活不能自理仅12例占6.25%。对康复前后Bather指数比较,康复组有明显提高,两组比较,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及健康教育,明显促进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改变了不良的生活习惯,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标签:脑卒中,康复训练,健康教育,护理体会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复发率都很高。大多数遗留功能活动障碍,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1〕。对脑卒中患者进行系统、有效的康复训练及健康教育,可以使其更好地回归,融入家庭和社会中。为了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我们对19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系统的早期康复训练及健康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卒中病房住院患者192例。均符合第四届脑血管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2〕>8分。随机分为神经科常规护理治疗组96例(简称对照组)和康复护理治疗组96例(简称康复组)。其中脑梗死120例,脑出血72例。肢体偏瘫102例,吞咽困难62例,失语28例。康复组男69例,女27例,年龄52—79岁,平均68.26±10.41岁。对照组男69例,女27例,年龄54—79岁,平均66.25±10.42岁。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情程度、伴发疾病及既往史上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对19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系统的早期康复训练、健康教育、心理干预、饮食指导及用药指导等方法。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iesofdailylivingADL)采用改良Bather指标〔3〕评分。康复训练前后用Bather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性。1.3统计学处理:应用计算机SPSS10.0软件进行分析,所得数据采用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治疗前Bather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Bather指数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其改善幅度康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3健康教育与康复护理3.1健康教育:告知病人及家属早期康复的重要性、开始时间,疾病知识,脑卒中的相关知识,日常生活照顾,康复期间目的、内容、方法、注意事项、患者及家属的如何配合。对患者指导,指导卧、坐、行、挪动及活动的正确姿势,指导练习发音,进行语言训练,各种翻身法,各关节被动活动方式,床上动作训练、床边训练、吞咽功能训练、日常生活运动(ADL)训练、自我管理日记等。评估并记录各项功能情况,对家属(陪护)指导,采用说话、看宣传图片等方式对家属进行脑血管病的基础知识、康复知识等健康教育,鼓励家属主动参与患者康复训练,协助患者做被动、主动活动〔4〕。3.2心理干预:脑卒中患者由于突然出现偏瘫、言语不清,生活不能自理,影响了工作和日常生活,感到康复无望,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如情绪低落、绝望、依赖等〔5〕。有的出现焦虑、抑郁、自暴自弃等情绪。根据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干预,干预时间20-30分/次,支持性心理疗法,鼓励安慰患者,督促患者训练,在自我护理中消除“无能”心理。树立康复的信心和希望。在护理人员指导下参与患者的功能锻炼和各种康复娱乐活动,使患者感受亲情,增强正性情感。3.3康复训练:一般而言,无论是对出血性还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只要生命体征平稳,就要在72小时内开始进行康复治疗〔6〕。康复医学角度分为卧床期、坐位期、离床期及步行期,肢体训练,语言训练,吞咽功能训练。3.3.1卧床期:包括体位变换、良肢位维持及被动关节活动训练。体位变换的目的是防止褥疮产生及促进心肺功能;良肢位维持的目的是防止关节和肢体定形;被动关节活动的目的是防止关节痉挛、废用性萎缩。所有护理工作如帮助病人进食,测血压、脉搏都应在患侧进行,家属与病人交谈也应握住患侧手。各种良肢位的摆放,无论采取何种体位,都应保持患肢处于功能位,翻身前先对患肢进行按摩,活动各关节各部位,鼓励患者用健肢带动患肢进行活动,先采取患侧卧位,以增加患肢的知觉刺激,待患者能熟练翻身后,再患侧卧位靠健侧带动患肢起,坐。3.3.2坐位期:逐步坐起、直到能保持90°坐位,此种训练有高颅压的头部损伤意义较大,可以促进脑脊液回流,减轻脑水肿和降低颅内压。穿插ADL训练如进食,洗嗽,穿脱衣裤,修饰等训